【本報訊】本港失業問題備受關注,統計處分析全港十八區失業情況,葵青區去年取代黃大仙,成為全港失業率最高地區,失業率達5%;葵青打工仔收入同樣是各區中最低,與深水埗、黃大仙及元朗一樣,僱員每月收入中位數僅9,500元,較全港平均數低一成。學者建議政府在失業問題嚴重的地區,推出可帶動經濟的活動,創造就業機會。
記者:盧文烈
本港經濟狀況08年首三季不俗,到第四季才陷困境,因此去年全年本港整體失業率不升反跌,由前年4%下跌至去年的3.6%,下跌了0.4個百分點。葵青區無論失業人數(1.33萬)及失業率(5%)都是十八區之冠,排第二、三位分別是黃大仙(4.5%)及元朗(4.4%);灣仔及中西區失業率則最低,同樣是1.6%。去年大部份地區的失業率都下跌,只有離島、荃灣及南區三區上升。
灣仔員工收入最高
葵青不但失業率最高,員工收入也最低.葵青與深水埗、黃大仙及元朗三區一樣,僱員去年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同樣為9,500元,較全港僱員就業收入中位數10,500元少9.5%;灣仔區的員工收入中位數則最高,達1.6萬元,其次為中西區的1.45萬元。十八區中,沙田區打工仔人數最多,有31.7萬人;離島區則最少就業人口,僅得7.2萬人。若以職業類別劃分,東區無論是非技術工人,抑或是經理及行政級人員數目,都是十八區之冠,分別5.7萬及4.3萬人。
葵青區議員尹兆堅表示,葵青區居民大部份居住在公營房屋,學歷較多中五或以下,收入有限;而且區內甚少自給自足的經濟及商業活動,跨區工作交通費又高,令葵青區失業率持續高企。他指現時跨區交通津貼只發放予屯門、元朗、北區及離島四個地區的居民,並不足夠,促請政府盡快將津貼擴展至全港各區。
學者促創就業機會
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人文及社會科學部高級講師馮偉華表示,灣仔及中西區較多中產人士聚集,傳統上是比較富裕的地區,相反葵青、黃大仙及深水埗則較多基層市民居住,他促請政府在失業問題嚴重的地區,推出一些可帶動經濟的活動及措施,「例如可以搞跳蚤市場,又或者起綜合大樓,喺區內創造就業機會。」
08年各區失業率及僱員收入
‧葵青 失業率:5% 就業月入中位數:9,500元
‧黃大仙 失業率:4.5% 就業月入中位數:9,500元
‧元朗 失業率:4.4% 就業月入中位數:9,500元
‧觀塘 失業率:4.3% 就業月入中位數:10,000元
‧離島 失業率:4.2% 就業月入中位數:10,500元
‧深水埗 失業率:4.2% 就業月入中位數:9,500元
‧屯門 失業率:4.1% 就業月入中位數:9,800元
‧北區 失業率:4.1% 就業月入中位數:10,000元
‧大埔 失業率:3.3% 就業月入中位數:10,300元
‧荃灣 失業率:3.2% 就業月入中位數:12,000元
‧沙田 失業率:3.1% 就業月入中位數:11,000元
‧西貢 失業率:3.1% 就業月入中位數:12,000元
‧南區 失業率:3.0% 就業月入中位數:10,500元
‧東區 失業率:2.8% 就業月入中位數:12,000元
‧油尖旺 失業率:2.8% 就業月入中位數:11,000元
‧九龍城 失業率:2.7% 就業月入中位數:12,000元
‧中西區 失業率:1.6% 就業月入中位數:14,500元
‧灣仔 失業率:1.6% 就業月入中位數:16,000元
‧合計 失業率:3.6% 就業月入中位數:10,500元
資料來源:統計處
查六萬僱員 定最低工資
【本報訊】最低工資立法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統計處處長馮興宏昨接受香港電台訪問時表示,該處將於今年5月進行員工工資水平及企業營商成本兩項調查,以便為訂立最低工資搜集參考數據。
涵蓋一萬間公司
馮興宏表示,現時統計處資料不足以用作釐定最低工資水平,因此該處會展開兩項大型調查,協助臨時最低工資委員會制訂最低工資。第一項調查在5月展開,涵蓋10,000間公司,當中七成是中小企,統計處會從中抽取60,000個僱員樣本,按他們的工時、薪酬、學歷等,計出全港僱員的工資分佈。
另外,統計處現時每年調查全港15,000間公司的營運成本及利潤,未來會再加多3,000間公司,希望從中了解制訂最低工資對企業的影響。馮興宏表示,兩項數據只會作參考,最低工資如何釐定,要交由臨時最低工資委員會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