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衰退,教科書反而瘋狂加價三成。
教科書的語文,每一本都教導小學生怎樣做一個誠實的小孩,但教科書的出版商,自己卻一點也不老實,金融海嘯,教科書的出版社才不會跟小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共渡時艱」。
香港是一個低質素的社會,從教科書就可以看出問題。教科書的撰寫和出版,都由一兩家財團壟斷,學生家長和學校,沒什麼選擇。
特區政府的教育局,喜歡玩花樣、搞試驗:今年「通識教學」,明年「三改四」,後年又「全面檢討母語教學之得失」,到了大後年,「參照外國經驗」,又試一試「教育電子化」。教科書出版商就有機會年年改教科書,一面撒謊,聲稱「配合與時俱進的社會需要」,「追上瞬息萬變的資訊潮流」,一面暗暗抬高價錢。
「虎毒不食兒」,一個健全的社會,不論做多少坑人越貨的壞事,總會對自己的下一代放一馬的。一個民族為了賺錢,連自己的下一代也坑害,出產摻了毒的奶粉的時候,人人都知道,不論叫多少口號,是沒有救了。
教科書的出版事業也一樣。中國的倫理傳統:「勤儉就是美德」、「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匡衡鑿壁偷光,祖逖聞雞起舞,詩窮而後工,中國的讀書人都懂得從憂患中培養人格,教科書的紙張,用最便宜、最簡樸的就可以了,年紀小小,學什麼豪奢?這本來是對小孩勤儉處世的第一課。
但香港的教科書,卻用最精美的道林紙印製。紙張昂貴而沉重,白色在光線的反射之下,令學童讀來覺得刺眼。教科書的出版商,都是中國人,他們在殘害着中國人下一代的利益,只為了自己歛財。
特區政府的高官才不儍,他們會把自己的小孩趁早送英國。因為英國的兒童出版社奧斯本(Usborne)的讀物,用最好的英文,教育下一代清晰的思維。不像香港的教科書的範文,隨便一翻,許多是有問題,看看這一段:
「海底世界廣闊無涯,它蘊藏資源,也包含無窮妙趣。你可會開啟它的門戶,進一步認識這個寶庫呢?」
這幾句,用了歐化污染的中文,「它蘊藏資源」、「它的門戶」,是英文it的硬搬。優秀的中文,不這樣子寫。「海底世界,廣闊無涯,資源豐富,妙趣無窮」,利用中文的節奏,簡潔明快,就可以了。香港的教科書那麼貴,販賣的是什麼貨色?三聚氰胺的奶粉還會賣便宜一點,香港的家長,真是一群水魚儍B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