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與教旨 - 林夕

常識與教旨 - 林夕

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訪問非洲後,說要應付愛滋病,不應倚靠安全套,該從道德着手。此話一出,眾多醫生大呼頭痛,教育世人認識這世紀絕症所下的工夫,擔心就此泡湯。非洲有些地方,愛滋病已蔓延到有滅族之虞,還不先用安全套「治標」,甚麼治本之法也來不及派上用場了。
此事在法國也引起很多天主教徒的議論,有人懷疑教宗是不是活在這個世紀。疾病蔓延其中一個原因是大眾對那個病的無知,很多在跟愛滋病打硬仗的機構,經過多年宣傳才糾正了一些對愛滋病的誤解,說明了很多防範的措施,教宗這麼一說,那些唯梵蒂岡是命的教徒,又應如何保護自己與教育他人?
關懷愛滋病病人的機構,除了旨在讓愛滋病人不受歧視,也希望其他人懂得怎樣與患病者相處,教宗如今用了道德與愛滋病掛鉤,只怕會有更多隱形愛滋帶菌者,令情況更危險,傳染得更快。這些本來已是今天的常識,教宗當然是活在這個世紀,只不過站在高地上,作為上天在地上的代言人,久離世間覺,沒有因應世情而進。反對使用安全套,與堅持反對墮胎一脈相承,墮胎有謀殺生命或抹殺新生命出世機會的可議性;來自梵蒂岡的旨意,與普世道德觀不能同步,令人有不近人情,甚至非人性化的,應以對離婚的態度,最令人不可思議。今天倘有人為有婚離不得而犧牲下半世的快樂,為子女着想說得過去,為一個旨令而害怕別人的有色眼鏡,才是活在上世紀的人。與不能相處的人勉強相處,兩個人受苦,還要一家共處,就連下一代也受苦。勉強持家,要子女自小看着比哭還要難看的笑,或是整天活在吵罵聲中,比違背了莊嚴的承諾還要不道德。在常識與教旨之間,也不知教徒的心靈掙扎有多痛苦。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