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局早前公佈153套新高中教科書價格,書價普遍較今個學年調高一成至一倍不等,大大加重家長的經濟負擔。消費者委員會直指出版社藉加入光碟等教材為名,調高書價,建議將課本及配套教材分開出售,以增加書價下調空間及選擇。
並非必要 可分開售
消委會總幹事劉燕卿指,不少出版商會隨書附送光碟等配套教材,有關製作成本卻加入教科書的售價內,但光碟卻非必要,故建議出版商將光碟等教學配套資料與書本分開出售,增加消費者的選擇,並有助調低書價。當局應有長遠計劃開發教材,學校在選擇教科書時,除了考慮價格外,亦應考慮書本的質素。
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廖亞全表示,一些科目只有兩間教科書出版商,校方的選擇有限,隨教科書附送的光碟如非提供互動遊戲等,也無助教學。他指,老師可以在通識等學科自行設計及開發教材,減少依賴教科書,但老師普遍工作量太大,沒有足夠時間設計教材。
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張國華指,正研究分開教科書及教材出售的可行性,最快半年後有結果,當局也有撥出資源給學校發展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