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諂媚過度敗事有餘的知識人 - 李怡

蘋論:諂媚過度敗事有餘的知識人 - 李怡

北京大學教授孫東東指上訪者有精神病的言論,引起的民憤越鬧越大。接連幾天有數百民眾在北大門前聚集抗議,要求與孫及北大校長見面,並要他們就孫的言論作解釋。大批公安驅散示威民眾,帶走部份人士。基於北京每年有數百萬來自各地的上訪者,而全國各省市每年上訪民眾估計達二千萬。因此,訪民實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含寃積怨的群體,一旦聚眾抗爭,將釀成難以收拾的局面。
事件讓人感慨的是,北京大學,這個上世紀「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的發祥地,蔡元培、魯迅、胡適、傅斯年、羅家倫、李大釗、陳獨秀等重量級知識分子都曾在此為自由民主發聲,如今竟墮落到成為一個維護掌權者的保守營壘,成為民眾抗議的對象。回想五四運動時,校長蔡元培力保遊行學生,自言「萬方有罪,在予一人」,挺身為民主向掌權的北洋政府扛起所有責任;而今天,北大校長在示威民眾面前,竟躲在軍警保護背後,做縮頭烏龜。專權政治對知識人的腐蝕,真是令人情何以堪?
孫東東不是普通教授,他身兼國家衞生部專家委員、司法精神病學專家。他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訪問時說,「對那些老上訪專業戶,我負責任地說,不說100%,至少99%以上精神有問題,都是偏執型精神障礙。」「屬於需要強制的一類」,「只要政府批准,精神病院收強制醫療的病人,這是沒有問題的」,又說,「我們把他(們)關起來治療,就是保障他(們)的人權」。
作為衞生部專家委員,衞生部以他的建議為據,99%以上的上訪者,都可以用精神病為藉口,把他們關進精神病院。孫的這種說法,又豈能不引起訪民強烈反彈呢?
中國數以千萬計的上訪民眾,已成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最大特色之一。為甚麼上訪的規模如此之大,人數如此之多,根本原因是有寃情的民眾得不到司法保護,又沒有獨立輿論為他們發聲。二千萬的上訪大軍是體制腐敗造成的,體制腐敗表現在沒有三權分立的憲政架構,司法受到非司法的政治權力壟斷者掣肘,人大之類的所謂的「人民代表」只是掌權者的應聲蟲,官方操控的媒體更不會為含寃的民眾說話。總的根源就是一黨專政。因此,每年千千萬萬的各地寃民到省市信訪部以至到北京「告狀」,就成為中國歷朝歷代所沒有的曠世奇觀。
老上訪們是否有理,還是精神有毛病?2003年,國家信訪局局長周占順在接受《半月談》訪問時,公開承認上訪者「80%以上有道理,或有一定實際困難和問題應予解決」。既然上訪者有道理,他們的問題應予解決,為甚麼又不解決呢?原因是國家信訪局的權力有限,只能把問題轉交各地處理,而各地諸侯的權力層官官相衞、官商相衞,就使上訪者的問題鮮有獲得解決。因此,上訪者到北京告御狀,各地掌權者派人截訪、毆打,上訪者若掙扎到得以面見信訪局人員,問題會由信訪局交回各地,也仍然沒有解決。腐敗體制就是這樣進行着惡性循環。

孫東東向當局獻毒計,除激怒訪民、引起騷動外,也進一步暴露了在專權政治下,知識人依附權力已到了何等無恥的田地。他們為了向掌權者諂媚,竟說出連當權官員都說不出的混賬話。這些諂媚過度的專家學者,對政權來說,其實是引發騷動破壞和諧敗事有餘。去年震災時《含淚勸告請願災民》的余秋雨,歡呼死難災民「縱做鬼也幸福」的王兆山,就都是這一類人。香港這類人也多的是。出現這些人,應是絕對權力之下的自然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