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生單靠平面圖像斷症,或有遺漏。東區醫院以四萬元的低廉成本,成功研發全球首個虛擬實境攝影技術,提供三維立體圖像,提高一些奇難雜症的準確診斷比率,有關技術已應用在數宗癌症手術上。
擬擴至血管較細微手術
東區醫院放射服務部顧問醫生馮啟雄指,傳統X光及電腦掃描等檢查,醫生只能靠平面影像診斷病情,若病情較複雜或涉及位置刁鑽,如生長在副甲狀腺或肝狀隱蔽位置的腫瘤,單靠平面圖像未必能找到腫瘤。
該院投資四萬元改裝一些現成設備,包括投影機及電腦軟件等,成功研發一套全球首創的虛擬實境攝影技術,只需將多張電腦掃描的平面圖像輸入分析,便可製成立體三維影像,醫療人員戴上三維立體眼鏡,可在普通螢幕上看到虛擬的立體影像,有助更準確斷症。
馮啟雄表示,有關技術在去年底開始已應用於數宗較難確定位置的癌症手術上,醫生在手術前先觀看立體影像,進一步確定腫瘤的位置再做手術,未來希望可擴至骨骼及血管等較微細的手術上,以及更多公立醫院可採用。
東區醫院醫學物理部物理學家唐嘉信指,虛擬實境攝影技術更可應用在改善醫院的防感染控制措施上,透過模擬病房的三維圖像,及病房的空氣方向,制訂合適的預防細菌或病毒傳播方案,能有效減少在規劃過程中出錯的風險。該院近日憑上述科技,奪得08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的最佳公共服務應用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