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揆倡議「動漫經濟」創50萬職位

日揆倡議「動漫經濟」創50萬職位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昨日(周五)公佈15.4萬億日圓(1.1萬億港元)的新刺激經濟方案,除了透過增加政府開支,身為漫畫迷的他,更把三年前的「動漫外交」推上層樓,要求大搞「動漫經濟」,大力發展日本動漫、流行文化、時裝、創新玩意的出口,達到增加就業和推動經濟的目的。

將「軟實力」出口增至18%

麻生指出,「日本的動漫、電玩及時裝,正獲得全球消費者關注,但很可惜,這股『軟實力』未能與海外商機連結起來」,他準備大力推廣,將現時「軟實力」佔日本出口不足2%,大幅提升到18%,並在2020年前建立一個總值高達30萬億日圓(2.3萬億港元)的巿場,創造50萬個新職位。據悉文化廳計劃興建一個媒體藝術綜合中心,展覽最新的動漫、電玩等。
麻生前日在日本記者俱樂部演說時,已表明把軟實力定為三大長遠經濟發展戰略的主軸之一,其餘兩個是推廣太陽能發電,以及構建健康長壽社會。當時麻生更舉起三本中國女性雜誌,指着封面說:「有人能說出她們的名字嗎?一線記者不能連她們都不認識啊!」正確答案是日本人氣模特兒虫老原友里,和歌手濱崎步。
日本動漫在20年前,只在東亞流行,但近年成功打入歐美主流市場,單是在北美的產值,已逾28億美元(220億港元)。科幻格鬥漫畫《龍珠》,更獲荷李活垂青拍成電影。德國青少年也愛上Cosplay,即扮演動漫、電玩中的人物。
日本近年大搞「動漫外交」,是仿效當年美國在日本推廣通俗文化,征服日本人的心,希望藉日本動漫、音樂、飲食等,來改善日本在鄰國的形象。但隨着金融海嘯引發經濟大衰退,惟有借助日益受中港台和歐美重視的日本動漫和流行文化,在現今疲弱經濟環境下殺出一條血路。
路透社/法新社

日本流行文化風靡全球

Walkman/Discman
1980至90年代紅極一時,青少年人人一部,直到2001年蘋果iPod面世,新力雄霸天下的時代才告終。

任天堂
猶如電玩同義詞,由1980年代的紅白機到現在的Wii,迷住全球大小朋友,售出的硬件軟件數以億計,「超級孖寶兄弟」是史上最暢銷電子遊戲。

比卡超(Pokemon)
由GameBoy小遊戲,搖身一變成為電視卡通、動畫電影,閃卡、玩具和書籍出個不停。

動漫
漫畫熱潮在1990年代成功蔓延到西方國家,與動畫一起帶動玩具和電玩產品熱潮。

哥斯拉
這隻名滿全球的大怪獸,1954年在日本出生,成功進軍海外,拍過多齣西片。

混能車
日本豐田率先推出節能省錢的Prius,北美熱賣,重創美國汽車業。

吉蒂貓(HelloKitty)
日本Sanrio的台柱,相關產品無論是內衣、精品或家電,全球少女都爭相掏腰包捧回家。

加拿大《環球郵報》

吉蒂貓(HelloKi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