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的工資,比英國首相高,有輿論表示鞭撻。
特首在董伯時代,月賺近三十萬元,但曾爵時代,加到約港幣五十萬。即年入六百萬。
英國首相的年薪是十二萬七千鎊,折成今日一鎊兌十元多港幣,約一百三十萬。首相還是國會議員,又多領一份議員的年薪六萬鎊,即港幣六十萬多一點。兩份加起來,英國首相的年薪不過二百多萬,比香港一個副局長還不如。
但是,不可以嗎?世界上沒一條規定,說香港的特首年薪不得超過英國首相。有這種先入為主偏見的,必定是認定我炎黃子孫的辦事能力,比英夷低一等,是一種親英賤中要不得的思想。
以香港式的數口邏輯,英國首相的薪水,確實理應比香港高,因為英國人口近七千萬,香港七百萬,以量化的標準,如果香港特首年薪六百萬,英國首相至少應該有六千萬才對。
然而又不能這樣說。香港是一個刁民港,什麼都抗議,樣樣都投訴,政府做的事永遠不高興,事事不滿意。連副局長「騷一騷」名片為菲傭續約,也有知情人舉報特權,小事化大,又咬回副局長任命的舊風波。英國有幾百年的公民修養,在街上,痰也少吐幾口,路邊的花槽,不會有師奶抱着小孩撒尿,順道也淋熄裏面幾個還在燒着的煙蒂。管治香港,平心而論,或許比管治英國容易許多。
即使對此畸形現象,有何不滿,也不該怪責特區政府,因為這是沿襲了前殖民地留下的地雷。港督的薪金,為什麼比祖家的首相高,因為外派到殖民地,一個英國的公務員,離開了文明,流放到南太平洋的一座香蕉島,管理當地島民,天天看日落,聽海鷗叫,僱用幾個土女在樹下搧扇子,這樣的生活,需要所謂「困苦補償」(HardshipAllowances)。英國的政府和議會,隔一座太平洋,遠遠嘲笑着這個蘇武牧羊的可憐蟲:看這小子,到那麼遠的地方開墾,多慘呀,為了可憐這位總督,給他比首相和外交大臣高許多的年薪。
今天特首和局長動不動幾百萬的年薪,是前英國宗主間接的賞賜,英國人還誘使中國,基本法訂明:「香港公務員薪酬不低於殖民地的標準」。就這樣,政務司司長的工資,還高過總統奧巴馬。
英國人留下的,像警察的制服、郵箱的紅顏色,特區政府以示愛國反殖,通通改掉,獨是這一條,「嘩,錢喎!」如果我是曾蔭權,打死我也不改。這就形成「特首人工高過英國首相」。是一種「怪現象」嗎?不,你不習慣?只是你閣下有民族自卑感,快看心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