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分為醫院及社區感染兩大途徑,近年市民在社區層面感染超級惡菌的個案增加,衞生防護中心數字顯示,去年社區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CA-MRSA)個案達274宗,最少一名患者死亡。有傳染病專家指,近年不少人熱中按摩、水療、針灸等,若場所及用具消毒不夠嚴謹,感染風險就會大增。
衞生防護中心每月平均錄得約30宗CA-MRSA感染個案,不少患者是透過家居接觸感染。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表示:「屋企一個人染到,又無消毒包紮好個傷口,惡菌就會喺廁所、毛巾、床單、梳化上面滋生,其他屋企人如果有傷口,就可以透過接觸感染。」
勞永樂表示也有一些人帶有惡菌而不自知,若帶菌者不注意個人衞生,隨時成為「播毒王」,透過皮膚接觸將惡菌傳播給家人、同事及朋友。
勞永樂指一些容易接觸皮膚的設施,例如水療、蒸氣浴、按摩、桑拿及針灸等,若設施或用具消毒不足,就會成為播菌的高危工具,「好多人按摩會用啲銅或者鐵做嘅工具輔助,如果唔小心磨損皮,就有機會感染。」隨着近年CA-MRSA感染個案持續上升,他表示感染此超級惡菌已成為本港常見風土病之一,現階段衞生防護中心需嚴防在社區或院舍出現大爆發。
社區感染超級惡菌高危途徑
‧針灸
‧按摩
‧焗蒸氣浴
‧居於擠逼家庭環境
‧使用水療設施
‧在人多擠逼的院舍居住
資料來源:勞永樂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