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年女雜工命途多舛,十多年前與爛賭丈夫離婚,只想望子成龍,怎料兒子多年來騙去街坊50萬元,要她代還,自己更是兒子下一個目標。不肖子因假扮感化官,17次致電向她索取共3萬元,令她心灰意冷,最後大義滅親,報警舉報兒子。女雜工慨嘆:「點樣教都教唔番,希望佢喺入面能改過自新。」
案件於九龍城裁判法院提訊,不肖子鄺兆鈞(26歲),正因另一宗騙案服刑。他昨日承認一項以欺騙手段獲得財產罪,涉案日期由去年9月8日至10月11日。控方未能清楚交代被告的刑事紀錄,暫委裁判官許俊聲將案押後至本月23日,待索閱被告的背景報告始判,同時讓控方更新被告的案底。
少時輟學後交損友
慘被兒子行騙的女雜工(49歲)住在彩虹邨,她對記者表示,1994年與爛賭丈夫離婚,獨生子鄺兆鈞當時年約10歲,母子倆多年來先後在沙田及秀茂坪居住。兒子中三輟學後外出工作,他聲稱在酒店及其他商舖工作,卻從來沒有給家用,更向她索錢,兒子17歲時交上損友,常常不回家。
鄺母指兒子早有行騙前科,受害人是靠綜援度日的街坊婆婆,兒子向她們借錢後不知所終,直至婆婆追債,她才知道兒子惡行。
她透露,兒子曾訛稱在中旅社任職司機,向街坊聲稱可以較高兌換率兌換人民幣,騙得街坊數萬元。她相信多年來不少街坊遭兒子騙款,已替兒子償還近50萬元。兒子經常要進出警署。
鄺母又憶述,去年9月8日起,她開始收到一名陌生男子來電,對方有時自稱是感化官,有時則自稱是更生中心監管員或院長,對方指她的兒子囚禁在更生中心內時,需要金錢為其子安排住宿及賠償給前僱主。
母初時認不出兒子
初時,鄺母不能認出兒子的聲音,故不虞有詐,依據對方要求,將錢存進指定的銀行戶口。直至10月11日,她總共收到17個同類電話,索取金額共達31,300元。後來她認出兒子的聲音,可是他仍不斷索錢,鄺母要向親友籌措金錢。最後她與親人商量後決定大義滅親,報警舉報兒子。
鄺母慨嘆:「點樣教都教唔番,希望佢喺入面能改過自新。」並希望兒子能吸取教訓,重新做人。
案件編號:KCCC193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