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破禁 首將銀行國有化

德國破禁 首將銀行國有化

德國由戰後西德至今,都沒有將銀行國有化,但在金融海嘯冲擊下,也要打破禁忌。當美國避免將銀行國有化,德國昨日(周四)提出首個銀行國有化方案,收購國內第二大不動產貸款銀行HypoRealEstate(HRE)所有股份。

德國政府上月已買入HRE的8.7%股份,昨日再宣佈透過金融市場穩定基金,每股作價1.39歐元(14.3港元),收購其餘股份,共涉款2.9億歐元(29.8億港元)。政府出價比HRE周三收市價有超過12%溢價,如得證監會批准,股東有兩周時間賣股。

6月底前強行徵收股份

美國私募基金投資者弗勞爾斯(ChristopherFlowers)持有HRE近24%股份,但是在HRE出問題前高價買入,平均買價達22.5歐元(231港元)。發言人指他傾向不賣股,但會研究政府建議。如股東拒售股,政府可在股東大會提出集資逼走其他股東,如不成功更可行使剛簽署生效的一條法律,6月底前強行徵收拒賣股股東的股份。
德國要出到銀行國有化這一招,是逼不得已。HRE去年9月在旗下Depfa銀行找不到短期貸款後,陷入破產危機,政府和同業提供逾1億歐元(10.3億港元)擔保,財務前景仍不明朗。由於HRE在德國8,000億歐元(8.2萬億港元)擔保債券市場有重要角色,政府擔心HRE一旦破產,就會像美國雷曼兄弟倒閉那樣,嚴重衝擊金融市場和經濟。
德國政府強調盡量避免接管銀行,只有在金融體系受威脅才出此下策。財長施泰因布呂克指其他銀行毋需國有化。
德國也一反應付金融海嘯慢吞吞的作風,正考慮成立「壞銀行」,將各銀行毒資產,置於有政府擔保的「壞銀行」之下,減輕銀行資產負債表壓力,令銀行再次願意貸款。若出此招,將開先例,美英雖曾考慮成立壞銀行,英國指銀行要為問題貸款負責,最多只提供擔保,美國亦推行公私合資買毒資產。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