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切腫瘤 疑誤切斷主動脈律政司出手促研訊男童死因

瑪麗切腫瘤 疑誤切斷主動脈
律政司出手促研訊男童死因

【本報訊】五歲男童黃皓亮06年在瑪麗醫院接受微創手術,切除長在心臟附近的腫瘤,但手術期間疑被誤切斷主動脈致死。警方委託專家醫生撰寫報告,揭露手術多處失誤,質疑操刀醫生的資歷。但死因裁判官認為男童死於意外,拒絕開庭研訊。律政司罕有地主動介入事件,昨日入稟高等法院,要求死因裁判官召開死因研訊。 記者:黃幗慧

案件答辯人為死因裁判官吳承威。律政司引用《死因裁判官條例》第20條,要求就男童黃皓亮召開死因研訊。
一直跟進事件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指,由於死因裁判官拒絕開庭,身兼律師的立法會議員何俊仁去年11月致函律政司申請覆核。

男童黃皓亮06年接受手術期間,疑被誤切斷主動脈致死。

黃皓亮具繪畫天份,幼園時期作品獲展出。黃太提供圖片

專家報告質疑微創手術

瑪麗醫院在06年10月,證實男童胸部有一個直徑8厘米的腫瘤,接近主動脈。主診醫生建議以微創手術切除腫瘤,減少男童痛楚,並表示只有5%機率會出現問題。男童在06年11月2日接受手術,但醫生之後向男童母親表示,「主動脈切斷咗,縮咗入去,搵唔到條血管」,男童最後證實死亡。
警方調查時委託仁安醫院微創中心總監嚴秉泉,提供獨立專家報告。報告指以微創手術切除腫瘤是錯誤的決定,因為腫瘤太大,以微創方式切除後,仍要開胸取出腫瘤。而微創手術傷口小,出血時會增加止血難度。報告質疑操刀的醫生曾否接受適當的訓練,而手術風險亦被低估。
男童的主診醫生本為香港大學小兒外科講座教授譚廣亨,但手術只由高級醫生負責。
08年5月死因裁判官指男童是死於意外,不用進行死因研訊。男童家人不服再去信死因庭,死因裁判官仍然拒絕開庭。
彭鴻昌昨日指,報告列出醫院在事件上的多項問題,實在有需要開庭研訊,以了解為何以微創方式進行手術、操刀醫生資歷等問題。彭表示,男童的家人希望透過研訊,查出死因,以及得到死因庭的建議,以防同類事件再發生。
案件編號:HCMP690/09

話你知:彭楚盈案引用條例開審

律政司介入要求死因裁判官召開死因研訊,律師梁永鏗指屬少有。梁指在一般情況下,是由死因裁判官決定是否開庭。但在制度上,律政司發揮監察作用,認為事件有需要召開死因研訊,便會介入事件。高等法院法官會基於公眾利益、需要性等,決定是否頒令進行死因研訊。
99年,警方在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胞兄方曼生名下,位於油麻地的單位內,發現身首異處的女性骸骨,後證實為模特兒彭楚盈。警方認為死因可能是過量服藥或癲癇症發作,死因裁判官決定不召開死因研訊。至05年,彭的家人要求重新調查,但死因裁判官維持原本決定。律政司司長黃仁龍以公眾利益為由,首次引用《死因裁判官條例》第20條,要求死因研訊。死因庭最後裁定彭死於意外或不幸。

彭楚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