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博士 - 塵翎

廚房博士 - 塵翎

認識好些讀博士的女孩子,都很喜歡做菜,每天寫論文壓力大得讓人喘不過氣,就乾脆離開書房,走到廚房,慢慢切一盤菜、燉一鍋肉、烤一個蘋果批,把壓力緩緩放掉,心情平靜下來,等到食物香氣襲人,剛才給卡在論文裏的煩惱早已一掃而空。
最近台灣出版社朋友寄來一本新書資訊,關於一個讀人類學的台灣女子,博士唸到一半就棄筆從廚,改讀廚房學,鑽研做飯與飲食文化。嫁了美國外交官老公,現旅居香港,對本城的餐飲業也有精闢研究,甚至在某些高級餐廳實習,學了不少掌廚秘方。
看她縷述自己的轉行經過,從最終發現自己到忠於自己的選擇,也替她高興,難得是人類學博士讀了六年,論文都寫好了一半,要放棄時父母也不反對,她那個唱聲樂的母親說:只要你快樂就好。
真的,只要快樂就好。把求學問的精神放在別處,一樣發光發熱。她寫的廚藝與飲食知識遂與別不同,既有食物的色香味,也有人類學田野調查的調子。
於是想起一個香港女子,在法國唸藝術博士,回來香港幫忙打理丈夫的法式小店,小店開在中環街市,賣鵝肝與簡單法式午膳。她就把學過的美藝知識放在店裏,小店經營得像法式小畫廊,處處可見她的細心打點。有一次和她閒話家常,她說放棄了繼續進修也挺可惜,但為了家庭只能這樣,可幸換了方向,她還是有辦法實踐了自己的理想。只要活出自己,條條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