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傾倒建築廢料趨增山泥災難隨時爆發

非法傾倒建築廢料趨增
山泥災難隨時爆發

【本報訊】本港踏入雨季,潛伏山泥傾瀉危機。土力工程處昨日指出,去年暴雨連場,山泥傾瀉報告多達866宗,打破25年來紀錄。該處發現在山坡非法傾倒建築廢料有上升趨勢,暴雨下隨時引發山泥傾瀉,居民及車輛隨時被活埋,製造天災人禍。 記者:林社炳

土力工程處副處長麥樹熹表示,去年6月7日經歷一場特大暴雨,一小時內錄得145毫米雨量。滑坡指數高達12.3級,打破94年引致5死3傷的觀龍樓山泥傾瀉,暴雨滑坡指數達10級紀錄。該處去年接獲866宗山泥傾瀉報告,較平均每年約300宗大幅增加,是25年來最多。最受影響主要是寮屋居民、行人徑、道路和休憩用地。
該處在去年發生特大暴雨後,曾勘察13個有重大潛在山泥傾瀉風險地區。麥樹熹說,去年公佈的黑點斜坡已經改善,暫時再沒有危險斜坡的黑名單。但土力工程處發現,非法傾倒建築廢料有上升趨勢,由10年前每年少於10宗,增至去年30宗。該處指出,在山坡胡亂傾倒鬆散的建築廢料,遇上暴雨隨時塌方,直接威脅山坡下的建築及民居。非法傾倒廢料屬違法,呼籲市民致電1823舉報。

進行風險緩減工程

麥樹熹說,目前全港約有5.7萬個位於政府及私人土地的人造斜坡。政府於2007年制訂的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按照目標每年會鞏固150個政府人造斜坡;為100個私人人造斜坡進行安全篩選研究;並為30幅天然山坡進行風險緩減工程。麥樹熹呼籲私人人造斜坡業主,做好維修保養。
土力工程處解釋,滑坡指數是用來量度一場暴雨引發山泥傾瀉的能力。土力工程處自84年開始全面收集雨量和山泥傾瀉資料,94年7月導致觀龍樓山泥傾瀉的暴雨,滑坡指數定為10級,其間當局接獲300宗山泥傾瀉報告。若一場暴雨的滑坡指數為5級,顯示可引發山泥傾瀉的數目,相當於觀龍樓那場暴雨的一半。

土力工程處在葵涌安蔭邨有山泥傾瀉潛在危險的天然山坡,築建石籠及石牆等風險緩減工程,以防大量沙石衝下威脅民居。土力工程處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