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應外合》歪!Fire!:港甲是吉沢明步 - 牽牛

《裏應外合》
歪!Fire!:港甲是吉沢明步 - 牽牛

欣賞無綫體育新聞主播伍家謙,除了風趣幽默的風格,還有他的率性;「本地波對我而言,是個突然在面前脫光再投懷送抱的吉沢明步,教我無法抗拒。」就是家謙在Blog內形容自己對本地波的情意結。

港職聯為打救之法

打從8、9歲起,小弟已隨父親到未改建的大球場,邊吃雞髀邊欣賞「南精大戰」,或者周六、日坐在收音機旁,聽何氏兄弟口沫橫飛地現場「聲播」本地波。會考前夕,同學們日以繼夜溫習,我卻一個人偷偷地由屯門跑到大球場,欣賞南華對快譯通的大戰。當了多年記者,雖未直接採訪港甲,但亦看到盧均宜等小將成了港甲主力,甚至港隊一員;採訪外隊時,也看到香港球員明知實力差距也奮戰,為求觀眾看得開心。
不想再談普高事件。先死而後生,全面職業化,甚至港職聯的推行,是本地波可見未來最大出路。今季濫加球隊注定失敗,國內球隊以青年球員迎戰,競爭力不足,個人認為維持8隊,每周4場比賽是恰當的數量。
不單是歐洲,甚至日聯,都有其特色,主客制比賽更有氣氛。為何港甲不能?南華及愉園都是港島區傳統球隊,港島打吡也有特色;天水圍、大埔在地區搞得起,而聽說沙田也不錯,來季可以升班。而且不少城鎮,如將軍澳、東涌等,也未有球隊進駐,那裏人口也有2、30萬,只要爭取到5%人成為球迷,也足夠養活球隊了。
文: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