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吃川菜,必點回鍋肉,喜歡那種濃油赤醬構築的熱烈畫面,喜歡它簡樸的材料:豬肉、時令蔬菜、香乾、辣椒,很家常,很鄉土。扒着白飯,嚼着回鍋肉,會明白,幸福,可以簡單如斯。
某次去茶餐廳吃飯,見到餐牌上的回鍋肉飯,想也不想地叫了,然後,才意識到自己上當了!飯端上來,果然是梅林牌罐頭回鍋肉的加工版,回鍋倒是回了,不過是用罐頭回鍋。
香港人喜歡吃罐頭,這一點總是讓我百思不解,再好吃的食物,塞進罐頭,再倒出來,往往變了味道。所以,很想很想吃回鍋肉的時候,我情願自己烹製。
買一塊帶皮的後腿肉,煮熟後切片,就可以回鍋爆炒了,可以隨心所欲加入自己喜歡的配料,正宗川菜回鍋肉加蒜心,我喜歡加切片洋葱、椰菜、豆乾,加入豆瓣醬爆炒,狠得下心重手加辣的話,就更加像模像樣。
回鍋肉是一道令人振奮的菜式,平平無奇的煮熟豬肉,一旦回鍋,色香味聲頓時有了質的躍升。像累積了工作經驗、社會關係及人際技巧的中年人,失業後重投工作崗位,馬上與新的同事配合默契,發揮各自的才幹,重新創造社會價值。低潮,是煮熟的豬肉攤凍的過程,投入熱鍋前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