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業是香港的經濟命脈之一,地產發展商的業績,影響整個香港的經濟。前數年,地產發展商「賺大錢」,但只是賬面的數字,當中不少是水份,即是會計的盈利,並不是現金盈利。
派息比率變化大
地產發展商通常都只有較一般的派息比率,約是10至30%左右。即是每賺100元,只派10至30元的股息。相比於其他高派息比率的股份,例如港交所(388)及銀行股如恒生(011),吸引力當然不及。附表(表1)列出了一些地產發展商的派息比率,可見長實(001)及新世界(017)在過去兩年的派息比率都有頗大的變化。
為甚麼港鐵(066)會是地產股?因為其收入及利潤來源,主要是地產而不是車費,因此不可能與其他較高派息比率的公用股相提並論。
再看不同地產發展商過去10年的每股派息,整體來說,三大地產商較為穩定並有些增長,而不少公司在2001年度時都面對股息減少。把過去10年的每股股息相加,三大地產商果然是三大地產商,每股總派息均是最高。
地產股派息比率(表1)
‧長實(001) 2008派息比率:36.600% 2007派息比率:20.500%
‧新地(016) 2008派息比率:22.999% 2007派息比率:26.995%
‧恒地(012) 2008派息比率:14.600% 2007派息比率:21.200%
‧新世界(017) 2008派息比率:16.600% 2007派息比率:34.200%
‧信置(083) 2008派息比率:24.800% 2007派息比率:27.600%
‧港鐵(066) 2008派息比率:32.700% 2007派息比率:16.500%
地產股過去10年每股派息
‧長實(001)
2008:2.45元 2007:2.450元 2006:2.200元 2005:2.00元
2004:1.80元 2003:1.68元 2002:1.60元 2001:1.60元
2000:1.60元 1999:1.38元 總計:18.76元
‧新地(016)
2008:2.50元 2007:2.300元 2006:2.200元 2005:2.20元
2004:1.65元 2003:1.60元 2002:2.15元 2001:1.55元
2000:1.75元 1999:1.55元 總計:19.45元
‧恒地(012)
2008:1.10元 2007:1.100元 2006:1.050元 2005:1.00元
2004:0.90元 2003:0.80元 2002:0.80元 2001:1.10元
2000:1.55元 1999:1.50元 總計:10.90元
‧新世界(017)
2008:0.43元 2007:0.400元 2006:0.330元 2005:0.30元
2004:0.06元 2003:0.06元 2002:0.20元 2001:0.20元
2000:0.20元 1999:0.30元 總計:2.48元
‧信置(083)
2008:0.40元 2007:0.385元 2006:0.385元 2005:0.20元
2004:0.12元 2003:0.04元 2002:0.04元 2001:0.04元
2000:0.10元 1999:0.10元 總計:1.81元
‧港鐵(066)
2008:0.48元 2007:0.450元 2006:0.420元 2005:0.42元
2004:0.42元 2003:0.42元 2002:0.42元 2001:0.42元
2000:0.10元 1999:未上市 總計:3.55元
趁低吸縮回本期
把10年總派息除以現在每股股價,眾發展商的比率是18到34%,即是尚未回本,當中以恒地(012)的比率最高,收了的股息佔股價34%;以港鐵為最低,只有18%。最正確的方法是以當日投資者付出的股價去計算。
由於金融海嘯,今天的股價與10年前相差不遠,因此長線的投資者宜在低位吸納,以便利用股息把回本期縮短。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