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經濟不景,好心老闆以「愛心粥」助貧,卻被當局叫停。溫州人林如新從今年農曆正月初五開始,在他做生意的義烏辦「愛心粥」檔,免費給失業工人送熱粥等早餐,深得當地窮人歡迎,每日有逾千人領粥食用。不料堅持兩個月後,當地有關部門以「無牌」、「衞生難保障」為由,叫停了他的義舉。
今年50歲的溫州人林如新早年到義烏做生意,年初見經濟轉差,不少人失業丟飯碗,於是從今年農曆正月初五開始,每朝早上六點半到義烏人才市場門口,給在那裏找工作的失業者送早餐,餐式只有兩個饅頭、一碗粥,一勺醬菜,每日供應1,000份。
「起初只想做15日,不料春節後失業者越來越多。」林如新表示,看到好多人一大早就排隊等領早餐,喝完一碗熱粥再去找工作,「他們連吃飯錢都成問題。看到他們接過熱粥時顫顫巍巍的手,我就覺得,要想辦法把粥攤辦下去。」於是他在郊區租民房,請兩個師傅專門煮粥做饅頭。按每日要送1,000份早餐計,每天成本約要1,200元。
「不給錢,想做善事也不行」
為解決資金問題,林在朋友中宣傳,又回溫州向朋友「推銷」,得到熱烈響應,有同學出資20萬,當地社會捐款也不斷增加,有義烏人拿出4,800元,還有老闆捐出1萬元。資金解決了,又有志願者幫手,愛心粥攤眼看越來越旺。不料本月1日,義烏衞生監督部門人員去檢查,指施粥者「沒有健康證」,又指碗筷消毒「有問題」,稱「每日成千人吃,萬一出事負不起責任」,要粥攤停止。無奈下,粥檔堅持65天後於本月5日停辦。內地民眾對愛心粥被叫停大表遺憾,有網民質疑當局「好事不做,專做無良事!」「政府部門完全可以給一些指導,讓愛心粥繼續辦下去的!」「所謂健康證,還不是想撈錢!不給錢,想做善事也不行!」
上海《東方早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