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佩芬
自由撰稿人
記得筆者幾年前在台灣媒體服務時,每當節目收視率不如預期、每當在製作上不夠周全,我的老闆總是會說這麼一句話來訓誡我們:「你們的螺絲,鬆了嗎?」這句話,除了提醒我們去檢討疏漏之處,更重要的,是警惕我們在工作上,必須時時刻刻上緊發條、以求做到最好。
如果政府是一部運作中的大機器,那麼,香港特區政府的螺絲,肯定是鬆了,而且鬆得相當厲害!
政府近日連番疏失
從最近新聞上所看到的連串疏漏事件,如醫管局的管理問題(藥物標示風波、過期藥水事件……)、康文署專業人員的不足(樹壓死人後才驚覺)、環保署官員辦公時上鹹網,如果還要往前去計算失嬰屍事件、明愛失救事件、警隊風紀事件、雷曼迷債事件……,問題之多,還真讓人有不及備載的無奈感。而種種事件所產生出來的氛圍,讓市民對特區政府的能力,越來越沒了信心。
曾特首前幾天接受媒體訪問時,又再次提醒了市民他在○七年時的競選口號「我會做好呢份工」,這句話當作競選口號,的確是漂亮又吸引人,不過如今聽起來,再去對照連串政府中發生的荒謬事件,反而成了自打嘴巴的大笑話。
政府的存在,是要為人民未雨綢繆,而非忙於自家醜事的滅火,出了問題才會動一下的政府,真的很無能,也有愧於領納稅人的薪水。
在台灣,目前實施着孫中山先生所創立的五權分立,姑且不論某些權力間是否有着重複性,政府的施政作為,有立法院與監察院盯着(立法院守前、監察院盯後),還有行政體系中對自家公務員進行檢討的政風單位,再加上「超氾濫」的政論節目,政府想要不上緊發條都很難(雖然表現仍舊差強人意),因為一旦螺絲小小鬆動,馬上就會無所遁形地曝光在人民眼前。
反觀香港的制度上,雖然現在有所謂的申訴專員來處理民眾對於公務體系的投訴,但大部份的監管,還是靠着行政體系中的政風單位或投訴科來處理,既然同為一家人,那麼在「家醜不外揚」的心態下,政府螺絲鬆動之處,能否赤裸與真實地攤在納稅人民面前?而這些單位的「擰緊螺絲能力」又會有多強?
幸好香港有媒體,能夠狗吠火車般監督着政府中狗皮倒灶之事。只可惜,有能力及有權力去擰緊螺絲的人,並非是媒體啊!
勿忘領市民之薪水
政府再龐大,也不足以作為螺絲會鬆動的藉口,更何況香港特區政府的規模比起其他國家來說,要算是精簡再精簡了!香港有着向世界引以為傲的廉政公署體系,身為台灣人民的我,對這廉政的制度,也是相當地敬佩與羨慕。倘若對於行政的監督也能像對於廉政的監督般地嚴肅謹慎,我相信香港政府絕對會是讓周邊國家都想借鏡的榜樣!
曾特首,你有幸受到付託(先不論香港的選制還未普選化),帶領一班官員來為民服務,你應該清楚地知道,這個政府是個超大群體而非少數幾個高官個人,所以絕對不只是你一人或幾位高官們須要「做好呢份工」,必須是領市民薪水的香港政府大大小小所有官員都要「做好呢份工」,時時擰緊螺絲、刻刻上緊發條,勿忘領市民之薪水,切記服務市民之初衷,那才會是香港之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