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份雷曼迷債抵押品料價值還原

部份雷曼迷債抵押品料價值還原

【本報訊】佔雷曼迷債總額達八成中最主要部份的系列,其抵押品價值有突破性正面發展。消息透露,這些與雷曼美元流動基金(LehmanUSDollarLiquidityFund,下稱流動基金)作為相關抵押品的15個迷債系列,銷售行經信託人滙豐信託(美國)通知後,已於上周向相關迷債持有人發信,指涉及流動基金內四成抵押品資產,已到期贖回,並已按原本價值100%變現。其餘六成抵押品資產,料在年中前亦陸續到期贖回,相信可獲百分百價值還原。
不過,鑑於美國法律挑戰未清除,變現金額未能分派予苦主「落袋」,託管行紐約梅隆銀行只好暫時將之再投資於1個月期美國國庫票據上。簡言之,有關抵押品已從雷曼間接相關資產,轉為等同現金、流通性高及風險極低的國債級資產。

轉移至安全投資工具

此乃去年第三季迷債出事後,首次有迷債系列到期贖回,部份抵押品價值真正「解封」並百分百還原,監管機構及銀行界均認為,這發展具積極意義,投資者毋須再擔心市場惡化,令抵押品價值「蒸發」。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接受查詢時說,有關發展標誌着迷債抵押品價值獲得保存,債券持有人可清晰知道,託管人已將抵押品價值,轉移至極安全的投資工具上,當然尚待法律障礙清除,債券持有人才有望獲分派資產,她相信,各方正致力尋求解決辦法。
迷債信託人、滙豐銀行發言人回應時確認,已致函相關銷售行,通知以流動基金為抵押品的相關迷債系列,四成價值已贖回,但因法律程序尚未解決,故紐約梅隆銀行不可能分派抵押品變現後的價值。至於資金投放國庫票據上,她指有關工具信貸風險最低。
根據滙豐3月18日發出函件,以流動基金為抵押品並已部份贖回的迷債系列,包括系列19、22、23、25、26至36,有關資產類同貨幣基金,因雷曼只屬安排行及基金管理人,抵押品並無直接牽涉雷曼債券或美國債保商MBIA票據,故一直是迷債中估值最高部份。據悉,政府去年倡議但及後被迫擱置的回購方案,當局料八成苦主可取回六、七成本金,便是建基於這部份抵押品市值推算。
雷曼苦主大聯盟召集人陳光譽稱,將用作投資國庫債劵的資產屬糊塗賬,當日購買迷債的計劃及發行章程,未有提及紐約梅隆銀行跟迷債的關係。他指大聯盟已呼籲苦主,向各自所屬銷售銀行提出書面質詢,要求作出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