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獨領風騷? - 張成覺

胡錦濤獨領風騷? - 張成覺

張成覺
自由撰稿人

陪同胡錦濤出席G20峯會的中國外長楊潔篪稱,此行「達到了預期目標,取得圓滿成功」,「中國在這次峯會上發揮獨特作用,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評價及普遍讚賞」。而官媒及親中報章更突出報道胡所受到的最高禮遇,香港《文匯報》將之概括為「站在國際舞台的最中央」。
不可否認,會議東道主、英國首相白高敦將胡作為首席貴賓。開會和大合影,都安排胡於緊貼自己的正中央右側位置,此堪稱中國領導人在國際重要會議上前所未有的殊榮。但如果由此引申,以之為胡錦濤代表中國「站在國際舞台的最中央」,那便大謬不然。
眾所周知,儘管正處於金融海嘯之中,但美國依然是全球最大經濟體,無論軟實力、硬實力,都是別國無與倫比的。這回峯會,奧巴馬總統以外交新丁的身份上陣,落落大方,應對得體,口碑極佳。如若論其座次,正式會議上處在白高敦斜對面,不算「上座」;英女皇接見的大合照,奧巴馬只坐在前排邊上,毫不起眼。可是,這能說明美國無足輕重嗎?
事實上,此次峯會期間,非但奧巴馬本人的大國元首風範有目共睹,不因其沒有「站在舞台最中央」而風頭稍減;就連其夫人也一樣瀟灑自如,甚至一反常規,於晉見時輕撫英女皇玉臂,而女皇也不以為忤,攬其腰肢。兩位地位高貴之極的女性都那麼自然,順乎人情毫不造作。這種教養不也屬於「軟實力」內涵之一嗎?與我們胡主席僵硬的面部表情相比,不是高下立判嗎?

講到「中國的作用」,新華社等中國官方媒體着意渲染,使人覺得會議「最大的成果就是美國總統奧巴馬承認中國是同美國一起克服全球金融危機的G2(中美國,Chimerica)的一個支柱」。從而再次凸顯所謂「中國模式」的優越性。而在中法關係方面更趾高氣揚,反映出北京志得意滿之態。
誠然,基於「中國巨額的外滙儲備和在全球經濟衰退而中國仍在談論保持百分之八增長的事實」,奧巴馬高度重視與胡錦濤這回的首次會晤,但據美方官員稱此次奧胡會「既沒有涉及中國手中美國政府債券的安全問題,也沒有涉及以新的國際貨幣取代美元」。故中方雖然籌碼在手,卻根本沒有出招。其間緣由,實在耐人尋味。
本次峯會之最大成果,應是如奧巴馬所言:「與會各國領導人能克服『真誠的分歧』,達成協議,促進經濟發展,創造就業,以及向陷入困境的國家提供信貸。」從而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轉捩點』」。而北京官媒自吹自擂的中國獨領風騷,實屬誇大其詞也。
至於峯會前夕的四月一日愚人節當天,中法發表聯合公報一事,不少媒體俱認為表明法國屈膝。但薩爾科齊日前聲言,「沒有與中國協議承諾今後不再會見達賴。」與此同時,公報墨迹未乾,薩爾科齊就四出活動,極力將港澳列入「避稅天堂」黑名單,要勞煩奧巴馬出面斡旋才獲解決。足見薩爾科齊之「服軟」、「低頭」僅屬權宜之計。
寄語一眾中華「愛國者」,「偉大祖國」尚未「站在國際舞台的最中央」,請勿「老鼠跌落天秤」──自己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