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律部隊又洩檔案資料市民拾獲「手指」 內藏海關口供紙

紀律部隊又洩檔案資料
市民拾獲「手指」 內藏海關口供紙

【本報訊】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嚴詞指斥「一次都嫌多」的紀律部門內部資料外洩事件,陸續有來。有市民報稱,早前在街頭拾獲一支USB記憶手指,發現當中儲存了一批海關檔案,內有口供紙及市民個人資料。海關沒有直接評論曾否接獲職員報失USB記憶手指,只表示若有員工違反紀律,會考慮處分。 記者:陳沛敏

市民黃先生向本報表示,約在兩星期前在油尖旺區街頭,撿得一支USB記憶手指,回家後在電腦上打開一看,赫然發現是香港海關的檔案資料,包括至少約30份涉及私油、翻版碟及侵犯版權案件的口供紙,內有市民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及地址等資料。

稱有科技保安指引

海關發言人回應時只表示,一直遵照資訊系統保安及保障個人私隱的規定,處理機密資料,並訂有《資訊科技保安指引》,要求員工遵守。海關強調,已多次提醒同事,無論使用部門提供的電腦,或以個人電腦處理公務,均須遵守各項指引和規定;員工若把機密文件帶返家中,必須事先獲得批准,並須遵守《保安規例》。海關表示,如發現員工有違紀行為,會考慮採取紀律處分。
政府部門接二連三外洩市民個人資料,早前有市民透過網上分享軟件Foxy,相繼找到多個紀律部隊的內部機密文件,包括海關2004年落馬洲管制站一名職員撰寫的案件口供紀錄,內容列明職員姓名、編號、案件詳情、疑犯姓名及身份證號碼等個人資料。而醫管局及食環署都曾發生懷疑職員遺失USB記憶手指的事件。
此外,對於有市民日前透過Foxy軟件,發現一封懷疑是恒生銀行向廉政公署呈交受查公司資料的信件,廉署表示,經內部調查證實並無該文件的電腦檔案,署內系統也不曾裝有Foxy軟件,因此顯示文件並非從廉署外洩。廉署發言人強調,十分關注涉及該署調查工作的資料可能經互聯網外洩,已致函有關銀行,要求對方採取適當保安措施,確保資料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