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敬禧 自由撰稿人
香港中學的歷史教科書,避談「六四」,淡化血腥鎮壓,含糊獨裁專政,是必然的事,經歷過那段風雨日子的「三十後」港人,不必奇怪,亦毋須憤然。
因為當時是一九八九年,港區仍是掛上英國旗的殖民地,看見北京竟有如此嚇人的武力場面,英國人第一個掩着面,對着電視機,暗罵一句粗口。當時港英政府管治的香港,道德良心一致,對「六四」的評價,不須考慮,毋庸質疑,上街示威的最大層面,就是當年的香港中學生。
但二十年過去,英國旗換上五星紅旗,連道德良心,也換了一個口面。當然,只要你能略略了解中國的近代史,就會明白在中共眼中,一直只有「國情」,而沒有歷史。抗戰之後,國共內戰升級,當時中共稱國民黨及蔣介石為「國賊」、「蔣賊」,國民黨又稱共產黨為「共匪」、「毛匪」。直至中共建政,國軍退守台灣,兩黨仍隔海對罵。當時兩地的教科書,對此時期的形勢,就根據「國情」,各自表述,兩地兒童,望着自己的課本,內容全是「盜國」、「漢奸」、「匪幫」等怨恨發洩,學到的不是歷史持平客觀的一面,而是中國人幾千年來,最拿手的陰謀權術,一腔怒火,就從小滋養。返回現在,看見大陸的網絡憤青,動不動就要燒要殺,台獨分子,有你無我的極端心態,就知當年的教科書影響深遠。
作為獨立思考的中學生們,還想從你的教科書內,看到中國的歷史?趕快將那愚蠢的教科書合上,在浩瀚的書海宇宙裏,尋找歷史的真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