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奧地利商人舒特拉(OskarSchindler)不忍納粹德軍屠殺猶太人,編製名單,透過聘用猶太人到他的工廠工作,成功拯救了超過1,200名猶太人。「舒特拉的名單」,充滿歷史血淚和人性,近日在澳洲一間圖書館被發現,重現人間。
悉尼新南威爾斯省圖書館的職員,早前整理著名小說《舒特拉的方舟》(Schindler'sArk)作者、澳洲小說家肯尼利(ThomasKeneally)的六箱文件時,在一些筆記和德國舊剪報之間,發現了13張已發黃和打滿名字的紙,經查證後發現,紙上的名字赫然就是舒特拉當年拯救的801名猶太人名字,是真正的舒特拉名單。
圖書館館長普賴克(OlwenPryke)形容,這份名單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文件之一」,館方早於1996年已接收了肯尼利這六箱文件,只是一直未整理,以致名單要至今時今日才重見天日。
聘逾千猶太人 送離集中營
館長說,名單由得舒特拉拯救的猶太人普法伊芬貝格(LeopoldPfefferberg)於1980年交給肯尼利,肯尼利兩年後推出小說《舒特拉的方舟》,將舒特拉傾力拯救猶太人的事迹公之於世。1993年,猶太裔大導演史提芬史匹堡將小說改編,拍成經典電影《舒特拉的名單》(Schindler'sList),勇奪包括最佳電影、導演等七項奧斯卡大獎。
舒特拉1908年生於奧地利一個富商家庭,1930年代德軍侵佔波蘭,他認為有利可圖,在克拉科夫以低價收購一間工廠,聘用了千多名猶太人。初時純粹往錢看,後來目睹納粹德軍迫害他們,舒特拉終下決心拯救他們,即使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
舒特拉利用自己的關係,賄賂集中營的指揮官,將一批批猶太人由集中營送到鄰近的工廠。1944年10月,他又設法將1,200名猶太人送到捷克的工廠,免他們被送進集中營做苦工。
戰後,舒特拉遷居阿根廷,但投資失利,宣告破產。1958年,他返回德國,晚年生活潦倒,要變賣家財,幸得受過他恩惠的猶太人接濟,1974年逝世,終年66歲。人死了,但他給殘酷歷史寫下人性光輝的一頁,卻成為不朽傳奇。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