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才能達致社會和諧 - 胡美玉

寬容才能達致社會和諧 - 胡美玉

胡美玉 自由撰稿人

真想不到,「仆街」兩字會成為家中激烈討論的議題,險些釀成家庭分裂,可見我們的社會不但在經濟上出現極大的貧富差距,在政治及價值取向上亦開始出現嚴重的分歧,這是社會趨向不穩定的警號,大家有必要思考若要實現所謂「和諧」社會,在這場爭奪話語權的事上,社會或政府應採取甚麼態度,正如家長在面對子女反叛時,只是提出一大堆的限制,他們的關係會改善嗎?香港面對兩極化的現實,是跟中國政府一樣為人民劃定何謂對錯,抑或可以如一些西方民主國家採取更寬容的態度呢?

缺乏民主選舉制度

我個人對社民連在議會的行為極之反感,議會應有高質素的討論,不應糾纏在無謂的爭拗,我對這事情已有一個「價值的判斷」──社民連絕對是錯,議會不應該是這樣的,但回心一想,指摘他們錯可以解決問題嗎?現實是社會確實有一群「極少數」的人贊同他們的做法,我嘗試站在他們的位置看,面對政府這班表現差劣,只會在議事堂如錄音機般重複回答議員提問的官員,不公平的分組點票機制,市民對這個議會還會有期望嗎?一般人只是直覺地認為「仆街」這些粗鄙話不應出現在議事堂,而社民連卻認為這個崎形的議會不應受到尊重,在各說各的情況下,我們不能只是討論「仆街」對不對,而是要問為何議會會發展到這個地步,禁制少數民意代表的發言,可以令社會更和諧嗎?在這種context之下,雖然我不認同社民連,但對他們這種抗爭策略表示理解(民主的真義是雖然不贊同,但仍捍衞對方發言的權利,包括粗口,因為在民主的環境下,人們可以選擇不理會這些發言)。至於對下一代的影響,我相信教導孩子如何分辨是非,有獨立的思考,比告訴他甚麼是對,甚麼是可以做,不可以做更為重要,大家認為社民連影響力比父母還要大,那麼作為家長的是否需要檢討一下呢?
我相信若然政府及議會能有更公平民主的選舉制度,這班「滋事分子」或「仆街」是不會有市場的,粗口文化亦不會出現在有民主選舉的議事堂,因為他們很快便會被淘汰或自動收斂,正如台灣的民進黨執政後不是比以往收斂了不少嗎?禁制不能解決社會矛盾,中國便是一個現成的例子,政府懂得自省、了解人民不滿,罵「仆街」「狗官」的原因,並加以改善才是出路。

社會已變得小心眼

過往香港都是一個比較包容的社會,可是在經濟及政治發展的挫敗下,變得越來越保守及小心眼,觀乎廣管局近年所收的無厘頭投訴,如《秋天的童話》竟被列為不能在闔家歡時間播放,可見香港人不知從何時開始變得如此的「不能容忍」。我個人認為一個開放的社會及政府,無論是以往的殖民地政府或現今非民選的香港政府,對弱小社群應給予較大的寬容及適切的疏導,讓他們洩洩憤有甚麼大不了,權力還不是緊握在你的手裏,所有的遊戲規則如選舉,還不是由你來定。所以,究竟用簡單的禁制方法來達致和諧,還是以寬容及積極改善的態度來解決矛盾,是社會會否走向兩極化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