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幾隻藍籌股的股息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幾隻藍籌股的股息 - 李兆波

作為會計師,我當然知道盈利及現金盈利是甚麼一回事,也知道製作財務報表及審計過程。盈利升不代表一間公司有實力,可能只運用會計技巧,把賬面數字增加,但現金盈利卻沒改善,甚至是倒退。
最近美國放寬以公允值入賬就是一例,情況及風險沒有大變化,只是把要求降低,好像把會考的要求降低。從前九優生一定會上電視,現在就算是十優生,卻可能在報章上連照片也沒有,放寬入賬如把標準降低,財務報表未必反映資產及盈利風險。

派息反映公司前景

我比較着重公司的派息能力,因為投資者提供資本予公司做生意,有盈利時應該與股東分享,而且派發股息以現金為主,能持續派有增長的股息,通常都顯示公司前景向好。
翻看一些藍籌公司近十年股息,數字多了一點,但有一件重要的事實,就是一般公司不會貿然增加或減少派息,因為今年增加了,若將來要減少便帶來負面的訊息,投資者會認為公司的財務出了問題,特別是現金流方面。
以滙控(005)及國泰(293)為例,它們08年度都顯著減少股息,問題比賬面顯示更嚴峻,因為已不能用會計方式去遮掩,股息是現金的盈利分發,是龍是蟲很易看得出。大家又可以看出,在60元左右買了恒生(011)或20多元買了中電(002)的投資者已差不多回本。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
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