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星未送上軌道北韓導彈技術未到家

衞星未送上軌道
北韓導彈技術未到家

北韓前日(周日)發射三截式火箭,聲稱成功將「光明星二號」實驗通訊衞星,送上太空軌道,領導人金正日全程督師,表示「深感滿意」。外國唱反調,直指北韓說謊,根本沒衞星上太空,今天發射是失敗了。
北韓事先張揚火箭第一截將在650公里外墜落,第二截在3,600公里外墜落,第三截帶同衞星上太空。美國和俄羅斯卻指沒有衞星送上預定軌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導彈專家福登形容這次發射「尷尬」失敗:「我可以想像當『敬愛的領導人』發現衞星沒上軌道,一定會有人頭落地。」

需開發耐熱材料

南韓《朝鮮日報》引述消息,指頭兩截火箭墜落點,比預定落點分別有近150公里和400公里距離,反映各級火箭都沒正常燃燒,美國則指第二和第三截火箭一起墜落太平洋,專家認為可能沒分離或幾乎墜落同一地點。
美國指北韓實質試射理論射程達6,700公里的「大浦洞二型」洲際導彈,英國珍氏集團專家貝穆德斯認為發射失敗,反映北韓導彈技術嚴重質量控制問題。部份學者認為火箭射到3,000公里外,已證明北韓有技術潛力,但專家指洲際導彈彈頭需重返大氣層,要精密控制進入角度和開發耐熱材料,北韓遠未到這階段。
北韓無視國際反對射火箭,分析家指奧巴馬政府必須強硬回應,否則北韓得寸進尺。聯合國安理會前日召開緊急會議,美國要求強烈譴責北韓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禁北韓射洲際導彈的決議,但中俄堅持發射衞星不算違反決議,擔心反應過激會令六方會談出軌。會議沒共識,連初步譴責聲明都沒有,周一再開會。
法新社/美聯社/南韓《朝鮮日報》/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