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講過三三四學制第一屆試驗品學生豪已經選咗科,預備九月升學升上中四(或高中一)之時,選讀四科必修(中文、英文、數學、通識)加三科選修,物理、化學、生物,做一個純理科生。呢日碰到中學校長K,佢話:「如果個個學生都好似學生豪咁爽快,我嘅工夫會少好多,頭痛嘅係,大部份學生嘅選修係經濟加理科組合(即物化生樣樣有一啲),或化學加組合、生物加組合之類,而我間學校考慮到三三四第一屆仲係試試吓嘅啫,只准學生修六科,如此一來,他日到咗中六,佢哋考公開試,申請大學,大學用乜準則收生呢,現在一切未定型,大家估吓,試吓,心情都幾緊張㗎!」
三三四本是大好事,但課程改革方面先進得滯,反而冇以前咁實際,老師、學生、大學、中學全部要學習適應,大家一齊緊張。左丁山問校長K:「據學生豪講,佢間學校冇人肯選修純文科,你間學校又如何?」校長K苦笑咁講:「高中嘅中國文學課程好似比現時中四中五課程深咗一啲,考試範圍有一項叫做『評賞』,例如出一首李白唐詩,要學生分析背景、寓意、修辭等等,老師好驚啲學生唔掂、唔識答,而且傳聞中文大學嘅中文系嘅入學要求唔再堅持申請人曾修讀中國文學科,所以我哋可能唔開呢一科㖭。」
唉吔吔,以前我哋讀國文一課,無分中國語文與中國文學,照背〈弔古戰場文〉、〈出師表〉,到家仲叫做識寫吓專欄,現在特區教育署將中文當作第二語言咁樣,要求學生讀文法、修辭、語法,完全放棄古文,香港學生嘅中文水平,平均嚟講,只會繼續下滑嘅啫,該煨咯。聽校長K講,啲中學現時維持中國文學科嘅唯一理由,就係中文大學中文系嘅入學要求,中大中文系係最後一道防線,但從另一方面睇,太多中學生唔選讀中國文學,反過嚟令中大中文系收生之時,選擇不多,將來仲會少好多㖭,這正好互為因果!唔怪得校長K話在八間大學之中,搵位古典專家已經幾難吓,就快冇人識教《大學》、《中庸》、《論語》咯,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