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翻看有關國內商品期貨價格情況之報道時,經常會看到SRB大量吸納銅,大手掃入鋁,及持續購入鋅等金屬商品作儲備之報道,亦因SRB不斷在市場大量買入金屬商品,因而間接對江西銅業(358)、中國鋁業(2600)等國企股的股價構成一定支持,甚至可以說,SRB推高了一眾國企資源股的股價。到底SRB是誰呢?
SRB是ChinaStateReserveBureau,即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簡稱國儲局。早前國儲局正不斷四出購入金屬資源商品,上月英國《金融時報》便曾有報道指,國儲局正在全球市場秘密購入銅,成為近期全球銅價上升的主要動力。
據一些倫敦期貨市場的交易員指出,國儲局大手掃入銅,是促使銅價在今年第一季勁升41%的因素之一。
除了銅外,國儲局亦有大手吸納鋁,據報道,在本月8日,國儲局將會完成2.9萬噸鋁的採購,當中不少是從中國鋁業及青銅峽鋁業集團等國內生產商直接購入。國儲局的大手掃貨,令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鋁庫存量連續3周下降,並將國內的鋁價推高大約15%。
國儲局近期不斷大量吸納金屬資源,其中一個因素便是為回補國內金屬資源的戰略儲備,正如中國去年的銅消耗量大約佔全球1/3,故國際市場極之關注中國經濟之發展情況,尤其是國儲局會否繼續掃入金屬資源。此外,國儲局大量購入金屬資源產品,除了為戰略儲備外,其背後的真正動機,相信是拯救國內的資源企業,好像在大量吸納銅後,亦可讓內地的冶煉廠有事可做,並進一步提高就業率,而此乃早前國務院通過的「有色金屬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後,所作出的收儲機制行動。
勿憧憬國儲局高位掃貨
惟筆者感到單靠國儲局在市場吸納,只可對資源股構成短暫利好支持作用,長遠來講,仍須視乎國際市場對這些商品的供求情況。
自國儲局早前大手購入銅後,已令銅價飆升,相信在銅價未有大幅回落前,國儲局未必會高位掃貨,進一步推高銅價。鋁材也有類似情況,正如近期不少期貨交易員,已預期在國儲局於本月完成購入鋁材後,國內的鋁材市場可能會再次出現過剩現象,令價格回落。
故筆者認為,在投資國內資源股如中鋁、江銅時,宜採用見好即收、候機回吐的策略,不宜高追,因為這些資源產品仍處供應過剩之情況,國儲局一旦停止掃貨,相信屆時中鋁及江銅等的股價會有一定下調壓力。
譚紹興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