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骼之道:佩戴手架防慣性肩膀脫骱

健骼之道:佩戴手架防慣性肩膀脫骱

肩膀脫骱並非嚴重傷患,治療方法也不困難,經過X光檢查,確定患者神經線沒有受傷,也沒有出現骨折情況,就可以進行閉合復位手術。進行手術前需先讓患者放鬆,或利用麻醉藥物令患者暫時不感到痛楚,然後根據傷患情況,以牽引等方法讓關節復位。
一般來說,肩膀脫骱後患處會有嚴重痛楚,但待關節復位後痛楚幾乎會立即消除,但患者還需要使用一個手架以固定受傷部位,佩戴時間最少四至六周,因為脫骱後肩膀關節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傷,例如筋膜、關節膜、關節囊等受損,才會導致關節移位,要使這些受損的組織修復,是需要一段足夠的休養時間,才可以固定骱位,否則有可能演變成慣性脫骱(recurrentdislocation)。

防止軟骨永久創傷

所謂慣性脫骱,就是患者在第一次脫骱後處理欠妥善,沒有足夠時間讓受損組織修復、生長穩定及固定骱位,結果導致肩膀關節變得容易鬆脫,隨時因輕微碰撞導致再次脫骱,患者脫骱次數也會越來越頻密;每次脫骱除了令活動能力受阻外,也令肩膀關節結構再受損傷,長此下去,更會對關節面軟骨帶來永久創傷,令肩膀功能永久受損。
根據臨床觀察,年紀越大出現慣性脫骱的風險越低;反而年紀越輕,越容易有慣性脫骱,有人甚至連續脫骱8至10次之多;但較年長的患者,較多可能是同時有轉動肌(rotatorcuff)撕裂的問題。
首次出現肩膀脫骱的患者,接受治療時必須確保關節組織修復完成,儘管不少患者發現佩戴手架數星期後,會令關節變得僵硬,但患者需忍受骱位的僵硬不適,才可以避免日後出現慣性脫骱。
撰文:骨科專科醫生高拔萃
逢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