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里建設(683)旗下嘉里物流副董事長馬榮楷,雖然身兼香港物流發展局成員,但他卻指這類委員會諮詢性質較重,幫助業界發展緩慢,建議政府設一個行政部門,專責協調各物流業相關部門來制訂政策。他直言,香港海運發展已無希望,惟獨空運仍有國際航線網絡優勢,若政府不積極保護,3至5年後便失去優勢。
記者:高淑嫻
嘉里物流去年營業額84億元,其中55%來自內地,香港及東南亞分別佔12%及25%,印證內地是貨物主要來源。馬榮楷接受訪問時強調,政府要從政策方面考慮,如何把貨源拉近香港,並向全球貨主推銷香港,希望他們把貨物經香港出入口,而基建並不能夠吸引貨物來香港。
「港海運已無希望」
隨着內地不斷興建碼頭,貨源又於內地,馬榮楷坦言,香港海運已無希望,「家做乜都太遲」,反而空運於未來3至5年,仍擁有航線網絡及海關手續便利等兩個優勢,敦促政府要設法保護香港空運業,否則遲早被廣州機場取代。
「多建一個機場或空運貨站是無用的,而是需要政策協助」。馬氏建議,政府可以考慮在中港兩地邊境設保稅區,保稅車或中國貨車可以一地兩檢,甚或邀請中國海關在香港管理保稅區,實行境外關內,藉此加快貨物從內地運來港的時間並降低成本,須知道空運就是講求快捷。
香港政府近年經常喊口號式表示支持香港物流業,但馬榮楷明顯覺得支持不足。目前主要由運輸及房屋局負責物流事務,下設3個相關委員會,包括物流、航運及港口發展局,馬氏指,委員會的諮詢性質較強,須知道物流業牽涉多個政府部門,如海關、地政署、運輸署及消防處等,需要有一個行政部門,專責協調各部門及制訂物流政策。
料貨物代理爆倒閉潮
去年金融海嘯殺到後,港物流業所受衝擊相當大,今年首兩月貨櫃處理量及空運貨量分別較去年同期跌22%及25%,馬榮楷稱,行內現時估計,基於內地大量廠房倒閉及經濟未見底,今年底旺季貨量可能跌30%。
他估計,香港現有60%中小型貨運代理公司處於虧損狀態,若6月海運旺季來臨時,定單數量未有激增,公司又無資源挨到明年6月另一個旺季,今年下半年可能爆發中小型貨物代理倒閉潮,進一步影響貨車等其他物流相關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