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捕捉港美差價套戥 - 黃國英

英之見:捕捉港美差價套戥 - 黃國英

查看美國預託證券(ADRs)收市價,已成為香港投資者一個基本動作。不難發現,香港和美國的投資情緒是有分別,明顯香港方面是比較保守,在急升或暴跌的過程中,ADRs通常會極度超買或超賣,翌日香港開市時過半機會以上會跟不上。最新近的例子,是滙控ADR(HBC),上周一度殺上34美元,折合港幣每股52.70元左右。
化觀察為商機,是一個成功交易員的特質。所以上周便把握機會,在美國以33.60美元沽空了HBC,因為當時是香港先升1000點後美國再跟,可以博香港翌日又再傾向保守,跟不上ADR的造價,結果上周五晚成功平倉,獲利2%以上,但今次行動中帶有瑕疵,有值得分享的地方。
事後回看,是不應該等一日之後在美國直接平倉,而是要在港股中買入同等數量的滙控(005)作套戥。上周五在50元以下是有極多時間任買,而自己手上彈藥非常充裕,應付兩地孖展絕無問題。留待上周五在美國平倉,最大風險是要捱失業率數據,根據過去經驗,高水或低水持續幾日是絕不出奇。萬一HBC再升上35美元,香港跟上52港元,自己便見財化水。
如果上周五在香港買入滙控,一早可以鎖定4%的差價,又不用擔驚受怕美股在數據公佈後再抽。最佳的拆倉時機,則是守株待兔等HBC有一日忽然勁插,屆時又可以博香港股價在開市早段跟不上ADR的跌幅,隨時再贏2至3%,比現在直接在美國平空倉好得多。

守株待兔等勁插平倉

最近開始多了利用兩地氣氛差距嘗試套戥,要增加勝算減低風險,一入一出的吉時,是在美國收市之前,香港開市之初。距離有6個小時,而當中氣氛變化較大只是在早上8至10時這段期間,必要時亦可以用日經期指作對冲,所以自己作息時間也有變,4時前要起床吼機會,其他時間爭取休息。
黃國英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滙控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