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六四事件發生時不足1歲,在本港教育制度下認識六四事件的浸會大學學生會幹事長葉楚茵坦言,本港教科書提及六四事件時只避重就輕,令不少老師受教材所限,難向學生教授這段重要的中國歷史。
着重經濟科研成果
現年21歲的葉楚茵昨出席支聯會論壇時坦言,和不少同齡朋友談起六四事件時,發現很多時學生能否了解六四,十分視乎前線教師個人對事件的認識,以及是否了解事件的重要性,「我好慶幸中學時,有一個老師對六四認識好深,因為佢當年都支援過中國民運。」
葉楚茵第一次聽到六四事件,只覺是一件慘事,但後來在老師帶領下到內地認識國家發展,才漸漸對這件至今影響中國的事件產生興趣。她認為,現時政府的國民教育只愛鼓吹國家現時經濟和科研成果,對中國近年歷史卻隻字不提,最終難令新一代真正愛國,「六四只會喺教科書一段仔出現,咁就當交代咗件事,但六四其實係學生認識國家一個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