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Preiss筆記:投資管理是一門藝術 - Michael Preiss

MichaelPreiss筆記:投資管理是一門藝術 - Michael Preiss

美國爆發次按風暴,引發全球股災,如今大家在部署未來的投資策略時,要跳出舊有思維,勿認定金融市場一定有超乎想像的能力去適應新局面,否則投資者將要付出代價。
經濟學家凱恩斯(JohnKeynes)所說過的一番話,正好給我們一記當頭棒喝。他指出,在一個非理性的世界裏,採取理性的投資策略,無疑是自取滅亡。長遠而言,真正的價值終會反映出來,但短線來說,多方力量會拉扯市場和個別股票,這包括投資組合調整、謠言、新聞、投資風氣及季節性的趨勢,但是又未必與基本實況拉上關係。
留意經濟報告固然重要,但更加不可輕視現實世界中的投資環境。從長線角度看,價格趨勢似乎無可避免地殊途同歸;可是市場的短期走勢會受到氾濫的「新消息」所左右。經濟報告、統計數據及企業業績等消息,都可能成為炒家興風作浪的藉口。

推測市場反應更重要

全球資訊越來越發達,大家要在短時間內消化所有新消息自然不是易事,要準確分析和推測市場反應就難上加難。要破解當中的密碼,先要明白到「壞消息可以是好消息,而好消息也可能變成壞消息」。
造詣深厚的投資者,其中一項秘技是準確判斷市場對消息的反應,而不是單單探究消息表面的好壞。
要在金融世界中生存,就要學懂善用這些訊息,推測市況將會是升或跌,抑或是橫行整固。在推敲個別板塊的趨勢時,宏觀經濟流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如現階段是否應該摒棄電訊股,重投銀行股的懷抱呢?
當一項宏觀消息引致金融市場風起雲湧,大家要理解到,影響市場的背後力量並非數字本身,而是各方對那項數據的期望,以及市場作出怎樣的反應。
推斷經濟報告對市場的影響時,有三點必須留意:(1)所有指標不能同等看待;(2)只看到消息的表面並不足夠,還要探究背後玄機;(3)來龍去脈才是主角。
為求更加了解市場看待數據時的飄忽反應,大家可記住以下三點:
‧壞消息也可變成好消息
‧初步印象未必能持久
‧只有是期望與現實的差別,才能真正推動市場
投資管理是一門科學,但更像是一門藝術。評估市場反應儼如一場複雜的對弈,所面對的絕不是一盤簡單的棋局,「戰局」不斷變化。
大家看到報紙上的新聞或研究報告,很多時候都是得物無所用,因為市場其實早已消化有關因素,並在價格中反映出來。然而,假如你能夠比其他人早一步發覺箇中奧妙,你成為贏家的機會自然大大提高。

想像比知識有力10倍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有力10倍。」引用到投資市場,這番話道出了現實真諦。我們不要做一個死板的投資者,假如你認識到一位持開放思路的人,就會找到如何成為一位成功投資者或投資顧問應有的元素。
技術分析師向投資者提供了寶貴的訊息,而基本因素給予投資者寶貴的消息。「基本因素分析」產生了所謂實際與期望的差異,歷史是不可改變的,很容易分析,但是將來會發生甚麼事就充滿變數。在變幻莫測的環境下,我們宜根據每一項推測會成為事實的機率,來作出投資決定。
MichaelPreiss
mailto:[email protected]
(本欄隔周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