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發射衞星技術互通北韓試射展現導彈威脅力

與發射衞星技術互通
北韓試射展現導彈威脅力

究竟北韓發射了甚麼?美、日都認定北韓「掛羊頭賣狗肉」,聲稱發射衞星只是試射導彈的藉口,因為搭載衞星的「銀河二號」火箭本身,就可能是「大浦洞二號」長程導彈,何況北韓根本沒有設施監察衞星運作。

美日斥違反聯合國決議案

專家指出,發射衞星和發射導彈的技術,是可通用和轉用,只是飛行方式有所不同。若北韓能夠把人造衞星正確地送進太空軌道,意味着北韓也擁有製造彈道導彈技術。既然兩種技術相通,即使只是發射衞星,也可展現擁有發射導彈的技術,此所以美日韓認為北韓違反了聯合國1718號決議案,但中國認為沒有。
專家更指出,北韓目前所發射的導彈,是使用舊蘇聯老式飛彈的液體燃料,一旦北韓擁有毋須注入燃料而可長期保存的固體燃料導彈,威脅將大增。南韓防衞分析中心的專家白承珠指出,北韓2006年試射大浦洞二型導彈失敗,相比之下,這次算是成功,顯示北韓在導彈技術上大躍進。
但這不代表立即對全球造成威脅,麻省理工學院導彈專家波斯托爾說,北韓還要很多年才能發射裝載核彈頭的長程導彈直擊美國,要有這種能力,北韓的長程導彈必須能負重2,200磅和射程達6,200公里,這意味北韓必須研發更輕巧的彈頭和加大導彈的負重能力。
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專家賴特則說,即使北韓是發射導彈,相信也無法射到美國大陸的48個州,「但有可能射到阿拉斯加」。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