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悼蔣公 - 天行者

清明時節悼蔣公 - 天行者

天行者 自由撰稿人

時近清明,恰逢中華民國總統蔣公中正先生之忌辰。想蔣公率國軍血戰八年,力抗日本入侵,內戰失利後卻遭對手衊之以國賊,遷台後又被島內反對派斥為獨裁,種種指摘,多有失公允。事實上現今台灣的經濟成功和民主憲政的確立,很大程度上受惠於早年蔣介石政府全力推動科學及教育發展。

全民教育水平提升

近代西方文明後來居上,超越曾經領先世界的中國,其中一個主要原因,當是學術自由。歐洲自啟蒙時期起,理性、質疑與實證的科學思維,逐漸取代迷信和盲從,衝擊皇室及宗教的權威。而中國由漢王朝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以科舉制度,盡收天下文人為己用。皇室、儒學與文人,形成權力核心不可分割的三位一體。知識既為皇權附屬,讀聖賢書只為求官,自是趨炎媚主者眾,平民百姓則渾噩度日。
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遷台,隨即確立以科學建國的理念。由於意識到國內人才不足,因此積極尋求國際協助。教育部於一九五一年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簽定技術協助合約,幫助台灣發展基礎教育。而後又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並動用美援經費投入教育,鼓勵人才到海外進修。同時亦廣泛採納民間學術團體之建議,例如一九五九年通過的〈國家長期發展科學計劃綱領〉就是由中國自然科學促進會聯同中基會所推動。全民教育水平得以提升,政府對中西交流互動的開放態度,亦為學術自主締造了空間,奠定日後台灣整體發展的基礎。
反觀中共於一九四九年建政,一九五一年拉開一系列政治運動序幕,三反五反,反右,大躍進,一九五九年所謂的「三年自然災害」,及至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中華文明幾遭滅頂,數千萬條人命,也就這麼折騰掉了。近些年不折騰了,經濟快速增長,但對思想的箝制卻並未放鬆,且美其名曰和諧。難怪香港甫一回歸,即有人在國家身份認同上大做文章,母語教學等連串教改令一眾學校、家長與學生疲於奔命,隱然遙相呼應一貫的愚民路線。話說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雖成為世界工廠,可中國製造不但未如港台般建立品牌商譽,反而以偽劣產品,有毒食品,聞名於世。想來此亦不過是種瓜得瓜,因果相循。

中共愚民以保政權

政治無疑是件髒活兒,祈求政治領袖品行白璧無瑕,殊不現實。只不過,一個全力支持科學發展,促進社會進步;另一邊則愚民以保政權。兩下相較,孰賢孰不肖,誰是真正國賊,總可一目了然。惟願蔣公天之靈,佑我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