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史教科書對六四事件輕描淡寫,甚至完全沒有提及這段歷史。有出版社和中國歷史教育學會均指是書商自我審查過嚴,這是源於書商對教育局無信心,恐怕如實撰述六四事件,未能通過教育局審批而影響出版。
「出版社有自己觀點」
本身是精工出版社董事總經理的出版學會會長冼國忠表示,教科書出版需經教育局審批,書商擔心若內容與當局看法相違,會被彈回頭,影響出版時序,故撰寫內容時傾向保守,「教科書商一向有自我審查,唔會大家開會傾。」據他了解,各書商對六四事件未有特別共識,「出版社一向有自己觀點。」但他說,中學教師講這議題時,他認為可加輔助資料,「老師可以加料講,唔係只靠本書。」精工沒有出版中史書。
中國歷史教育學會理事何漢權也指出版社自我評審過緊,甚至有中史書沒提及六四,「六四無官方版本,只有(書商)自我評審版本,但過於收斂。」他指出,六四事件後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確定繼續改革開放路線,中國才有今日的實力,「六四是重要歷史轉捩點,應多向學生講解。」
他指出,新高中通識教育科其中一個單元是當代中國,本來無法避開六四事件,但相信現時公開試不敢觸及這議題,書商會繼續盡量少提及,他呼籲教師向學生詳述這段重要史實,「老師有一分材料就說一分話,國民教育不應抹去(六四事件),唔係只唱好而唔唱衰。」
教育局:要符合史實
教育局發言人指出,課程發展處就各科內容作出綱要要求,但出版商享有編輯自由。教科書是重要但不是唯一參考資料,內容一定要符合史實。近代史有不少富爭議性的事件,教科書作者可以有個人看法,但應清晰交代,避免學生混淆意見與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