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一腳跨過了「們」檻,不能不提同一系列最精彩的示範:《江青和她的丈夫們》。沙葉新在《禁品選》自序說,這齣寫於一九九零年的戲,原本簡簡單單叫《審判》,平頭整面之餘還讓人誤會改編卡夫卡,現在這個點石成金的名字,是內定女主角盧燕的主意──你看,人家沙先生多公正大方,不是自己腦裏掏出來的東西,絕不側側膊邀功領賞。盧女士也真錦心繡口,靈感不知是否得自七十年代一部在美國廣受歡迎的巴西電影《花女士和她的兩個丈夫》──「兩個」縱使比世俗習慣的數目多了一個,拼上「們」不啻小巫見大巫,真是青出於藍勝於藍。
可惜鑑於政治氣候,戲沒有開拍,劇本最近被焦媛收編為囊中物,實行一手攬住曹七巧親熱,一手擁抱毛娘娘啜嘴。我從來沒有欣賞過焦小姐演戲,但對她的事業肅然起敬,印象中沒有一個香港舞台女演員,有機會這麼悉心栽培自己,多汁的角色接踵而來,履歷表豐富到如果伊莎貝雨蓓懂中文也會眼紅。唯一擔心的是,她的盛宴上菜上得太急了,應該吃四熱葷的時候端上魚翅,等着嚐頭盤倒來了燒羊架,這下連水晶菊花糕和壽包都出齊,接下來怎麼辦呢?就像藝高人膽大的芭蕾舞孃,十八歲跳了中年瑪歌芳婷的《瑪嘉烈與阿蒙》,二十歲跳了老年皮薛絲嘉雅的《垂死天鵝》,往後難道返老還童飾演《女大不中留》的小不點?江青這種重量級的歷史圖騰,實在需要一點光陰打磨的斤両──林青霞不是醞釀復出嗎,恐怕由她擺出東方不敗的架式,方可勝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