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以月薪4,500元聘請新校長的元朗元岡幼稚園,上月終於成功聘得一名國際學校退休主任「出山」重執教鞭,憑着一份使命感,一人身兼四職教導校內僅餘的五名學生。臨危受命的呂麗紅,雄心勃勃,正策劃招生大計,讓現有學生繼續讀下去。 記者:倪清江
位於八鄉錦上路元崗村的元岡幼稚園,以超低月薪聘請校長的消息在今年2月曝光,引起學界譁然和關注。其後校方收到多人主動應徵,今年43歲的呂麗紅是其中一人。
薪金是以往五分一
呂麗紅於本月1日正式上任,她有20多年幼兒教育工作經驗,一年多前原於愉景灣的國際學校當主任,但為了照顧家庭,毅然辭職,當時月薪有二萬多元。她昨接受本報訪問時說:「之前好忙,好想好好煮飯畀先生食。」想不到一年後她當上全港最低薪的幼稚園校長。這一年間,她曾應邀到一間專收南亞裔學生的幼稚園兼教。
呂校長說,當看到本報報道該校因請不到校長而面臨停辦時,十分擔心學生受影響,「所以我都勇敢聯絡有關方面,可唔可以畀我試吓呢?」她與該校前校長譚雲珍恰巧是大學教育課程的同學,於是找她商量,並聯絡該校校監元崗村村長梁浩深了解,促成這宗教育界美事。
毅然復出接受月薪只有以前五分之一的新職,她說本身已退休,沒有經濟問題,她也沒有將它當成一份工作,「當係一個使命多啲……個人工好明顯你唔會覺得係吸引嘅人工。」她喜歡這份工作,「我從事幼兒教育20幾年,冇一刻係覺得唔想做、或者辛苦囉,我諗從心裏係喜歡教啲小朋友。」
現時校內只有五名學生,呂校長一身兼四職。她每日上午工作三小時,除教書外,還要兼顧行政工作,連學校清潔也由她一手包辦,而第四項工作是她最意想不到,「原來我係需要去接兩個小朋友返學,我好似做埋校車嬸嬸。」
想讓學校經營下去
呂校長表示,原本計劃在該校任職至本學年,讓學校有個完整結束,但上學數日,看見學生之間感情很好,不想低年班的學生要突然轉校;若他們出村讀書,一個月交通費要500至600元,負擔不輕。所以她決定主動出擊,製作招生海報,並獲本身是設計師的丈夫襄助繪圖,希望盡量收多一些學生,讓學校得以繼續經營下去。她說不會輕易離開,除非有熱心人接手。
校監梁浩深說,學校需自負盈虧,寄望她成功增收學生,「大家都想繼續辦下去」。
有心人願定期捐助
【本報訊】鄉村幼稚園面臨淘汰,元岡幼稚園可謂艱苦經營。自從傳出以超低薪聘請校長後,有多人表示願意接掌管理,並有塑膠花廠商想捐錢資助該校運作,有教師則有意到該校做義工。
元岡幼稚園創校於1988年,現時只有五名學生,在外人看來可能覺得比雞肋更不及,但辦學團體仍希望繼續維持下去。該校是非牟利幼稚園,本學年學費為1.2萬元,扣除學前教育學券金額每人1.1萬元後,學生每年需付1,000元;一年學費總收入只有6萬,所以只能低薪聘請校長。
有教師擬義務襄助
任職塑膠花廠的李小姐在2月初致電本報表示,曾在內地任教師的老闆娘黃女士,想每月捐1,000元資助該校聘請校長。她昨日說,雖然事隔近兩個月,老闆娘仍不時查詢進展,至今捐助意願未變,她稍後會再聯絡該校。
同樣也表示希望捐助該校的教師Amy,對呂麗紅校長願以低薪受聘感到很感動。到過該校探訪一次的她,計劃到該校做義工,協助呂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