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陪老爸到公立醫院覆診都讓我禁不住思潮起伏。
第一個感觸是香港的公立醫院真是龐大,照顧的人甚多。從踏入醫院大樓開始,首先要學懂的是排隊。搭電梯到老人內科要排隊,登記要排隊,量血壓身高要排隊,等看醫生要排隊,book時間覆診要排隊,拿藥要排隊。簡單來說,要至少排五、六個不同的隊才能完成覆診。假若要做一些較特別的檢驗如照X光或交樣本,排隊的次數更多。
可不排隊不行呀!病人及家屬的數目多的難以想像,不分流排隊的話大家擠在一起甚麼也做不到。香港的公立醫院或許真有不少地方需要改進,但以要照顧的人數來看,醫院的確在盡力照顧所有有需要的病人,前線醫護人員的耐性及專業態度更讓人佩服。
教我感觸的還有那些互相扶持到來看病覆診的年老夫婦。有走路時雙腳顫危危的老伯先囑咐太太在大堂坐下,自己慢慢走到登記處為她登記及張羅;個子很小的婆婆像哄小孩般安撫等的不耐煩、大聲投訴的阿伯;還有不忘扭開水樽餵坐在輪椅的老伴喝水的婆婆。想像不到他們年青拍拖去街時如何相處,只知道他們還算幸運,還能互相扶持照顧,還能散發着那份溫馨。
忽然想到《禮儀師之奏鳴曲》中納棺服務社那位社長的一番話。幾年前太太去世,他親自為她做納棺禮儀,讓她走的漂漂亮亮;接着他便開始了這門特殊的事業。
能伴相愛的人走好人生的每段路不容易,能在疾病中扶持,在離去時好好送別實在是真的愛,是真的有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