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曾蔭權昨日在經濟機遇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後提出研究發展六項產業,期望提升本港長遠競爭力,認為有關產業已累積一定的經驗及優勢,可望成為香港新的產業支柱。但有工商界立法會議員批評建議無助解決即時失業問題,屬「炒冷飯」之作,擔心有成果之日,香港已被眼前失業問題弄致「屍橫遍野」。
政府將研究發展方案
曾蔭權在經機會後召開記者會,公佈政府會對六項產業,包括檢測驗證、醫療服務、創新科技、文化創意產業、環保產業及教育服務作出研究,發展為香港新的龍頭產業。他承認六個項目也非全新的產業,已累積一定的經驗及優勢,目的是透過研究探討,運用政策及土地等工具誘發新的機遇。
對於外界質疑有關建議,屬遠水不能救近火,無法解決即時失業問題。曾蔭權指經機會在過去會議已提出撐就業及保企業等不同措施,部份措施更已落實執行。他強調政府每天也有監察經濟情況的轉變,在有需要時候,會毫不猶豫推出新措施對症下藥。中央政策組在未來兩個月,將會與不同界別、學者及業內人士,探討發展六個產業的可行方案,並在下次會議前向經機會滙報,讓委員制訂長遠方案。
「做到嚟都屍橫遍野」
政府消息人士稱,經過金融海嘯後,香港不可能單靠金融業,必須為香港未來研究新的產業,帶動經濟,政府今次有決定後,會全方位、全力介入和推動,不會像以往般,「講完之後乜都唔做」。
不過自由黨立法會議員張宇人質疑,有關建議無助解決即時失業問題,屬「炒冷飯」之作,若真的可以發展,政府早已做出成績。他更擔心建議落實需時,無法阻止失業惡化,「做到出嚟都屍橫遍野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