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天,帶孩子們到公園玩。因為姊姊要準備考試,所以說定只能玩一個小時,他們都答應了。
在公園裏,弟弟碰到一位同學,兩人玩得不亦樂乎。一個小時轉眼過去,貪玩的弟弟卻賴着不肯走。我為了要堅守原則,硬着心往車上去。他跟在我身後又哭又叫,我還是沒理會他。半小時後,弟弟垂着頭走過來問我:「你為甚麼沒問我『你認為你做錯了甚麼?』」沒想到我這個習慣變成了孩子下台階的方法。
每一次孩子被懲罰後,我都會抱着他坐在我腿上跟他說:「你認為你做錯了甚麼?」我總愛聽聽孩子的觀點,再確定他們了解自己做錯了甚麼事沒有。事實上,發生事情後,冷靜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該執着,該多聽多聊,跟孩子說明為甚麼生氣,也別讓孩子因為受罰而一直懷恨下去。現代的孩子聰明和早熟,小小的年紀已有獨自的見解,該早與他們建立互動的正確思考模式,才能真正避免他再犯同樣錯誤的機會。
龔慈恩,別名公仔,現職兩位寶貝公仔(一男一女)的媽媽及資訊節目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