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年輕一輩的談音樂,傾唔埋欄。
時代變了。三十過外的我們,聽CD,一隻一隻的儲,年輕人聽MP3,iPod隨便一裝就有3,000首,聽完即棄。有時忍不住老氣橫秋的說:「買回來的音樂特別動聽啊。」沒說的那句,是你雖然省了十元八塊,以為賺了,但貪心會磨蝕知覺,划不划得來,要十年八載後發覺自己,聽甚麼都沒感覺。
聽唱片是多重體驗,翻着Booklet,念着歌詞……你多久沒買CD了?趁搖滾了33年,賣出1億4,500萬張唱片的U2推出全新大碟,趁中坑們都一人一隻,來,我們逛唱片店去。
記者:何兆彬
攝影:譚盈傑
Specialthanks:WhiteNoiseRecords(25910499)
袁智聰:欣賞U2大膽
「我欣賞U2創作大膽,每隔幾張大碟都會來個大轉變,例如《AchtungBaby》、《Zooropa》、《Pop》等三部曲後,就回復到比較Song-based,接近舊日風格,對之前的風光完全沒有眷戀。」
要樂評人袁智聰數U2歷年來三張最佳大碟,他毫不猶豫答:「《TheUnforgettableFire》、《JoshuaTree》及《AchtungBaby》。」事實上袁智聰聆聽U2多年,對樂隊十分熟悉,又對BrianEno及其環境音樂十分欣賞,就連評價較差、樂隊化名Passengers的同名大碟,他亦照單全收。「比較不滿意的U2大碟,我認為是《Underabloodredsky》(1983),當中有Live版本又有Studio版本,感覺古怪。」
至於Bono推廣的社會運動,他說:「Bono作為一名人道主義者,我覺得好難得。難得在他不像BobGeldof,音樂Career早已走下坡了,轉而搞慈善,他還在音樂上很有影響力,看看他的大碟,中間密密麻麻寫小字,關心患愛滋的都是些小城市。你會感受到他是很有心的。」
黃志淙:壞時代要聽U2
「在壞的年代,聽U2特別有感覺!」黃志淙說。
「我欣賞樂隊在音樂上的感染力,還有團隊精神,這麼多年都沒有因名利而嗌交;此外,雖然有人不喜歡Bono的社會性作風,我也是支持的。」
問志淙那張大碟最有感受,他答:「其實每一張都有特色。早期《War》、《October》,當中描寫社會、戰爭等,對當時只有十多歲的我來說十分震撼;到《JoshuaTree》吸納美國根源音樂,成就斐然,樂隊也從此成為超級巨星,是他們的一個轉捩點;到91年《AchtungBaby》捕捉了當年Dance/Rock交合的氛圍,創作出一種新的Sound,樂隊也形象大變。不過之後那十多年的作品,我就沒有特別感受,感覺是他們乜都做過晒了。反而新的這張新碟,在這個年頭推出,經濟差、恐怖主義抬頭,聆聽時,多少尋回年輕時的感覺。」
上電視,講爛Gag
人感覺時間回轉,年輕人都不看電視,美國友人卻興奮的告訴我U2參與了電視的TalkShow大戰:JimmyFallon的新騷取代了ConanO'brien,而DavidLetterman就找來了U2四人,破天荒連續五晚上節目,又唱又跳,在當地十分轟動云云。
這幾集節目可在YouTube看到。連續五天上電視打歌,還不算甚麼,樂隊四人竟然替DavidLetterman講爛Gag,這才算是新聞。
四人參與大衞蘇的TopTen,大數「這些年來十大U2學到的事情」,結他手TheEdge說自己玩《GuitarHero》其實好鬼渣!Larry說好多人當正U2係YouTube,成日寄埋啲怪片畀佢哋。食字Gag都玩,真的幾爛,但總算惹笑。好看是四人的輕鬆自在,看得出相處三十多年,千帆過盡,關係卻仍然固若金湯,實是難得。好音樂一個人可以做得出來,但連續做三十多年就需要個好班底了,沒有這種關係,就熬不出來這鍋靚湯來。
音樂以外,救世界
音樂能否改變世界?年輕的樂手都滿懷希望的想過。但N年過去了,即使是最成功的樂手,都開始懷疑這個想法太天真太儍。
於是他們開始利用名氣,在社會上推動更實質的人民運動的名人。當中數最著名的影星,女的要數AngelinaJolie,男的非Bono莫屬。
自1985年參與LiveAid音樂會籌款(即係當年創作了人人都識唱《Dotheyknowitschristmas?》),Bono與妻子應邀到埃塞俄比亞一行,據Bono後來憶述,此行建基了他在非洲的人道工作,也是他多首詞作的靈感來源。2000年以前,樂隊還是會不斷利用音樂及演出,為不同的組織籌款,千禧後,他的行動已獨立於音樂以外,00年與BobGeldof等人參與Juilee2000(要求為第三世界國家減債);02年他與友人成立DATA(關注非洲的非政府組織);06年推動成立ProductRed(牌子包括Armani、GAP等成立的慈善基金);成立TheONECampaign(滅貧)組織等等,動作多多也文也武。
儘管在社會上濟弱扶傾、行公義,也交出成績(據報,他為非洲減債的數目高達700億美元),也得到了一些認同(最著名的支持者是經濟學者JefferySachs),輿論卻不是一味讚好,特別是惹來歐洲左翼分子的批評招呼。06年,樂隊以Vertigo巡迴演出為ONE運動宣傳,卻又被指因演出而獲得3億8,900萬美元門券收入,意指他們慈善得來有用作宣傳(斂財)之意。更嚴厲的批評,是07年AfricanAidAction頭領JobsSelasie指出,慈善工作其實增加了當地的貪污,也使非洲小國更加依賴大國的施捨。
要猜度他們本意是善是惡,太陰謀論太無聊了吧。itsonlyrock'nroll,好與壞,倒不如回到音樂好壞論英雄。
歷年重要大碟
《NoLineonthehorizon》2009
袁智聰:「新碟找來BrianEno和DanielLanois,加上早期的SteveLillywhite監製。大多歌曲都寫上U2及Eno、Lanois的Credit,可見兩人加入了寫歌團隊,同時參與創作。上兩張大碟中,樂隊的方向都不甚明顯,質素不差,卻並不突出,是我較少翻聽的U2作品。這一張質素卻明顯優勝許多。」新作推出後廣獲好評,如《Q》就給予5星滿分評價,實在誇張。論經典,它當然未經時間考驗,但要聽原原本本的U2,你不會失望。Bono年近五十的中坑嗓子,更是成熟誘人。大碟共推出4個版本,由$95-$400多,豐儉由人。
《WAR》1983
樂隊早期的經典名盤。筆者年少時炸機之選,音量之巨大,十分驚人,是樂隊早期血氣方剛,寫政治以音樂搞抗爭的代表作。經典單曲《SundaybloodySunday》記述的血腥星期日(72年),英軍向愛爾蘭示威者開槍鎮壓。另一不得不聽的經典名曲為《NewYear'sDay》。
《TheUnforgettableFire》1984
袁智聰:「我是先聽這唱片再聽他們的早期作品(指《War》、《Boy》等),發現他們在這個時代在音量、火氣上收細了,走向知性,在聽這唱片前,沒有想到搖滾可以這樣玩。特別是主題曲《UnforgettableFire》,加入了BrianEno的Ambient風格,創新前衞。」
《TheJoshuaTree》1987
袁智聰:「記得當年英國推出時,樂迷都湧到唱片店排隊,全城斷市。」同樣由Eno+Lanois監製的經典名盤,令U2成為萬眾敬仰的搖滾巨星。「Lanois帶來了許多美國音樂根源,如Blues及Gospel等。」Bono回憶說,完成此作,才知道自己頭四張大碟不懂何謂填詞,此作要在一個美國稱霸的世紀,把美國形容為沙漠!難忘是TheEdge層層連綿不絕的結他聲響,U2亦變成悲天憫人的搖滾詩人。
《AchtungBaby》1991
袁智聰:「回應了當年樂壇Dance/Rock雜交的大氣候,全碟變得電氣化,隊員造型也變得有型起來。」對於早期樂迷來說,此作教曉我一個英文:Re-invent。由早期火爆變成搖滾救世主後,樂隊竟然二度大變身,由平民換上一身華衣美服,形象創作都相當膽生毛。聲音電氣化、工業化,歌詞卻不再談國談家,而變得個人化,極度赤裸的談愛談性談寂寞靈魂,歌曲或誘人或感人,是樂隊經典後再創的經典頂峯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