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974 - 塵翎

中國1974 - 塵翎

1974年四月,中國招待了一批法國學術頂尖人才遊覽京城、上海、南京與西安等城市。法國符號學家羅蘭巴特把這次東遊記寫成札記,在他逝多年後下月在法國出版。
我在法文雜誌裏先睹為快,看了一些節錄。這法國才子邊遊邊記下的事情,對照現在中國發展,頗有感觸。假如他還在世,重走舊路必會大大驚訝。
但巴特是感性的,他只關心微小的細節,以小觀大,像他只留意路上的顏色,看得見的藍、紅、灰,卡其。在愛美的他眼底,這是一個沒有性別的國度。他喜歡南京,感覺那像極了法國(是因為街上植滿法國梧桐樹?),酒店也舒適與美麗(因為他們是外國貴賓),一點亞洲的氣息都沒有。他也極愛中國的茶,發現有不同的口味。這些小事情點綴着一個接一個行程的中國之旅,他都記錄得清清楚楚,並且用自己的詮釋方法,重新想像與定義這個被他稱為「毛的國家」、另一充斥着各式各樣符號的大國。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不少西方左派知識份子對中國懷有想像,出於對信仰的忠誠,他們甚至不願承認曾經發生的人間慘劇,當然也不曾目睹真象,蜻蜓點水一遊之後,雖對自己所見所感生起懷疑,卻多保持沉默,絕少發表反對與批判言論。
羅蘭巴特這三冊中國筆記,令人萬分期待,最理想是跟着他的足跡再走一遍,來個新舊對照,看看他筆下的中國如何風雲萬變,掙脫他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