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女士也愛穿短裙熱褲,即使在冬季也有愛美一族不怕寒風,展露美腿,但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研究發現,逾七成的盆骨錯位患者為女性,不少人是因為盆骨關節受風寒濕邪入侵,引發錯位問題,並出現長短腳、腰腿痛等症狀。
浸大中醫藥學院分析了去年3月至今年2月,因腰腿痛到該學院門診部求醫患者的資料,結果發現有929人次因腰腿痛求診,其中358人患上盆骨錯位,當中71%為女性,六成人發病原因為風濕勞損,九成患者於30歲或以上發病,平均治療兩至三次後,症狀大為改善。
浸大中醫藥學院中醫師孫鋒指,女性患盆骨錯位風險較男性高,與衣着有關。他解釋,女性體質上受風寒濕邪影響的風險較男性高兩倍,女士又愛穿短裙或短褲,下身衣着單薄,雙腳易受風邪侵襲,盆骨關節受損風險也相對提高;加上女士愛穿高跟鞋,也會令盆骨受力,增加勞損風險。
經推拿中藥治療減痛
孫鋒續稱,本港天氣潮濕悶熱,空調使用廣泛,市民更易受風寒濕邪侵襲,出現下腰部晨僵及疼痛等症狀,天氣轉變及轉寒時症狀更會加劇。他指,可以推拿矯正盆骨錯位,同時以中藥治療風濕勞損、外傷等致病根源,女士更要注意下肢保暖,可減低患病風險。
女士生育也會增加盆骨錯位的風險,去年10月誕下第一胎的范女士,生產後出現腹痛及尿頻等症狀,痛楚更蔓延至腰部,今年初向中醫求診,發現是生產時拉鬆盆腔肌肉韌帶,引致盆骨錯位,經推拿及中藥治療後,痛楚已大為紓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