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遊戲一場夢 - 奉己

一場遊戲一場夢 - 奉己

奉己 大陸自由撰稿人

不知是不是為了報答中共不惜血本辦奧運的奉獻精神,三月二十六日,國際奧委會正式宣佈,從明年的溫哥華冬奧會開始,奧運火炬將不再進行環球傳遞。如此,北京奧運又添一項「絕後」紀錄,着實可喜可賀。

火炬傳遞遭受抵制

一九三六年,為了宣揚國威,將高貴的希臘精神注入納粹哲學,德國人發明了奧運火炬傳遞這個洋玩意。結果一貫反對全盤西化,視普世價值為寇仇的中共不但薪火相傳,而且發揚光大,火炬變成了「聖火」,傳遞過程更是登峯造極,達到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完美境界」。
北京奧運聖火遭遇西方世界普遍抵制,為保平安,整個傳遞過程神出鬼沒,宛若游擊,是為「更快」;不顧藏人感情(或許他們的感情比中國人民的堅強,不易受到「嚴重傷害」吧!)強登世界「第三極」──珠穆朗瑪峯,是為「更高」;「藍衣特務」功夫高強,一次次挫敗「反華分子」搶奪聖火的卑鄙伎倆,是為「更強」。
柏林奧運具有濃厚的種族主義色彩,雖然成功,但也加劇了法西斯主義的自我膨脹,並最終將納粹德國推上了與世界為敵的不歸路。
儘管中共反對將奧運政治化,反對將北京奧運同柏林奧運進行類比,但無可否認,二者具有諸多神似之處。眾所周知,北京奧運的火炬傳遞所以受到民主國家的抵制,原因之一便是中共對待藏人的政策不夠公正。北京奧運無疑也是成功的,至少從所獲金牌的數量上講,是這樣,但據英國廣播公司今年二月公佈的一項全球民調顯示,經過二○○八年,中國的國際形象首次由正面轉為負面,兩者比例分別為正面百分之三十九和負面百分之四十。

始於納粹終於中共

一場遊戲一場夢,從納粹德國開始,到共產中國結束,奧運火炬傳遞這場遊戲終於畫下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然而令人憂慮的是,今日之中國恰似往昔之德國,正沉溺於後奧運時代民族主義高漲的精神夢魘中。歷史悲劇會否重演,人們只能在不安中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