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解釋仆街,最好如實告之。仆街就是在街上仆倒,立法會叫做立會,行政會叫行會,縮了一隻字。公院是公立醫院的縮寫,慳返一半筆墨。仆街照字順應該用街仆做縮寫的,但掉過來說仆倒在街上也行得通,是以仆街是個人的意外事故。但假如街上有人集體仆街,就會升級為「風波」,要追究路政署渠務署康文署,萬一有傷亡閃失,特首辦可以不理「六四事件」,但飲紅酒打高球的局長非要為「仆街事件」問責不可。
仆街也有傳染性,像樹倒,一棵接一棵的,當然不是被雷劈,而是樹病壞透,有關部門卻求其驗測馬虎收貨。到倒樹殺人後,才去檢討路邊這種高風險綠色武器的威力,委託顧問公司詳細研究,各個部門通報合作,呼籲市民留意與舉報等等。樹倒人亡,假如仆街的是一棵老樹,議員要官員正視跟進,仆街前仆街後的,這算是粗穢嗎?仆街變身為人的代名詞,從茶餐廳投注站到議會,都聽得到,而這些地方在室內,根本不是街,相當言不及義,很難替好奇的洋人翻譯。
而樂觀看,最爛口的議員,相信不會罵「呢條友,正一草泥馬!」草泥馬是常備動詞,是超逾十億人慣用的開場白。長毛的粉絲多屬中坑,很難教壞細路,仆街遲早遭淘汰,草泥馬獨領風騷。香港粗話要北望神州了,操廣東腔普通話的高官得盡快學曉上海粗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