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帝國反擊戰」 - 林和立

北京的「帝國反擊戰」 - 林和立

林和立 中國問題評論員

本周在倫敦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峯會將上演一幕由中共主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帝國反擊戰」。戲肉很簡單:去年秋天爆發的金融海嘯證明美國宣導的「放任資本主義」與其他「普世價值」都是糖衣毒藥,導致全世界陷入衰退;但中國金融體制健全而且今年還有百分之八增長,說明中國在中共領導下有制度優勢,而且「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前途光明!

周小川發炮轟奧巴馬

上周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發炮,聲稱部份發達國家迷信市場,認為「最少的監管就是最好的監管」,但事實證明美國的監管機制失靈,導致該國公司發行的毒債券與衍生工具全球肆虐。周行長建議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逐漸替換「霸權貨幣」美元作為各國的儲備貨幣;同時為了避免重蹈覆轍,IMF或其他國際機構應有權監管包括華爾街在內的跨國金融企業。周的言論很明顯針對還未站穩腳跟的奧巴馬政權。
同時,主管金融的副總理王岐山建議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體系,包括世界銀行與IMF中應有更大的發言權,不要讓歐洲與美國壟斷全球金融命脈。北京的「先發制人」式出擊受到俄國與巴西的支持。巴西總統盧拉在上周與二十國集團峯會的東道主英國首相白高敦會晤時,更斥責金融海嘯是「藍眼的白人造成」,沒道理要發展中國家承擔由「其實一無所知」的白人源於貪婪無度的錯誤。
的確,自金融風暴開始,還保存不少實力,包括中國、俄國、巴西、印度的「金磚四國」出盡風頭。而且由於中、俄的「全天候戰略夥伴關係」,北京與莫斯科已多次聯手滅老美的威風。但北京導演的「帝國反擊戰」在倫敦會賣座嗎?不一定!首先,二十國集團依然以歐美主導。而且好幾個來自亞洲的國家,包括日本、南韓、與印度都不一定支持北京的建議。日本與南韓是美國的盟友,而且日本與印度對以「準超級大國」自居的中國頗不以為然。至於印度為了獲得美國的科技、包括核子武器科技的支援,不會主動落老美的顏面。
同樣關鍵的是,雖然華盛頓好像聽了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勸告,不再「吃飽飯沒事幹對中國說三道四」,但北京過去一年到處硬銷的「中國模式」未如理想。三月在西藏與周邊省市爆發的示威抗議顯示北京高唱入雲的「中國式和諧」脆弱異常!

財大氣粗實制度不全

最嘔心的是西藏書記張慶黎上周用來「安撫」藏族民眾的黨八股:「我們同達賴集團的鬥爭不是民族問題,不是宗教問題,不是人權問題,而是事關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鬥爭」。張書記大言不慚的同時,不是有成千上萬的武警把西藏的廟宇變成監牢嗎?中國看似財大氣粗、不可一世;但中國的制度缺陷比美國嚴重得多。何況美國的深層體制,如三權分立、互相制衡等還是健全的,經濟復蘇早晚可期。中國今天好像牛氣冲天,但背後是一黨專政的百年困局,中南海諸公不要被短暫的「勝利」冲昏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