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境破壞地圖今啟動

自然環境破壞地圖今啟動

【記者張文傑報道】本港具保育價值的自然環境不斷受破壞,長春社發現大埔及西貢區最為嚴重,斬樹、非法倒泥頭、繼而大興土木的情況屢見不鮮。長春社批評政府未有切實阻止自然環境被破壞,該社今日會啟動「自然環境破壞地圖」( http://www.cahk.org.hk),收集各地被破壞的情況,讓市民明白其嚴重性。
長春社搜集近年30個自然環境地點被破壞的資料及相片,當中大埔是重災區,佔三分之一。

促規管先破壞後建設

大埔有名的蝴蝶保育熱點鳳園雖被政府列為12個優先加強保育地點,但長春社理事侯智恒表示,發展商08年向城規會申請,在距離鳳園50米的地方興建8幢大廈,一旦獲通過,當地的蝴蝶生態肯定受損。同區的社山村曾有10公頃的農地被用作垃圾傾倒處,但05年政府表明現時法例無權制止,「呢度會興建住宅,發展商賣樓時會標榜綠色發展住宅,實情係佢哋先破壞自然環境。」
侯智恒續指,西貢竹角最近亦被發現有人非法斬樹開墾路徑,政府之後豎立警告牌,但破壞已造成,無法補救,「私人土地地主甚至收費叫人倒廢料,填平土地後起屋。」他慨嘆,近年就連在高生態價值地區如米埔濕地、塱原、城門郊野公園的一些土地,都受到同類問題影響。長春社要求政府統一由一個部門處理非法倒泥頭及斬樹問題,並加強規管先破壞後建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