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會不會是人均居住面積最小的城巿呢?
香港又會不會是外籍家庭傭工最多的城巿呢?
不能否認外籍家庭傭工對香港社會的貢獻,有她們照顧孩子,母親可以外出工作,間接提升香港女性的社會地位;有她們照顧家中的老人,無暇得到子女照顧的長者不必進老人院,可以與家人一起生活,得享天倫樂,提升生活質素。
當然是有代價的,除非有足夠大的空間,否則,狹窄的家居,塞滿那麼多人,無論是主人,還是工人,雙方都失去生理空間和心理空間,日子很不好過。本來,家是一個人在塵世間最後一個隱蔽安全的角落,用來釋放所有的壓力和抑鬱,家有工人,無意中扼殺了最後一個情緒的宣洩口。
把孩子假手於二十四小時駐家的女傭,一方面令親子關係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令家長過份依賴工人,由子女的養育到成長期的教育,不經不覺轉嫁到一個外人身上。若干年後,工人離開了,家長與子女間少了一條聯繫的紐帶,父母不了解子女,子女不信任父母,漸成社會問題。而且,絕大多數工人,做得再好,也無非是敬業樂業而已,孩子需要的,卻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愛,只有在充滿愛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才有可能建立健全的人格。
如何讓母親安心工作,其實是政府必須思考的問題,增設託兒中心會不會是個可行的方法?一來可增加就業,二來,工作外的時間,父母可親手照顧自己的孩子,總比二十四小時交給工人強。